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推荐]认识你的月经,不再焦虑

  • 面对几乎每个月要来一次的「大姨妈」,你可以有更多好方法认识她,解除焦虑,恢复好脸色。

      女性去见妇科医师时,最大的原因除了感染就是月经的问题,马偕妇产科主治医师叶立凡的综合归纳,立即说清楚月经多么困扰女性。

      「大姨妈」(对月经的昵称)要来时,不只心情郁闷、腰酸背痛;她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却偏偏造访,或莫名出血,也让女人,甚至男人,胆战心惊。

      工作常跑来跑去的惠文(化名),婚后几个月,有次月经(其实是不正常出血)结束,过了4~5天又再度出血,且下腹闷痛。

      到了医院,医师先是以为她有子宫肌瘤,照超音波却发现她腹腔积血,但看不到任何肿瘤。后来又经一连串尿液、血液、超音波检查,医师推测她可能是子宫外孕,但输卵管上看不到胚胎。因此要她每个星期都回医院追踪。

      直到有天晚上,惠文又感到腹痛,且大量出血。这之后连几个星期血中怀孕指针,人类绒毛膜性腺刺激素(β-hCG)指数一路下滑,才完全确定她已流产。这意外的发现,前后折腾惠文两个多月。

      大姨妈制造的状况若只是虚惊一场,还算幸运,但有些就预警身体出了麻烦。

      到底,要如何做才能与大姨妈和平相处,保持适度的警觉,但又不至太恐慌。且看看中、西医妇科专家怎么说:

      大姨妈的行程表

      大姨妈早来、晚来、不来都令人担心。理想状况下,月经平均每28天造访一次,但21~35天来一次也都算正常。而离预定日期,每个月前后5天的误差,也属可接受的范围。

      在这些标准之外也先别慌,只要周期稳定,例如40、41或42天来一次也没关系。

      太短的周期可能使女性容易贫血体虚,可以用中药或西药延长周期。

      太长的周期除了使女性不易怀孕外,也使子宫内膜增生过度,提高病变的机会。

      叶立凡建议,不要让生理周期超过2个月,当周期超过1.5~2个月,就应就医,让医生调整生理周期。

      长庚医院中医分院妇儿科主任谢佳蓉的看法则是,一年当中月经偶尔一、两次没来或一个月来两次,先不用太紧张,可以再观察下个月份的状况。

      因为吃药(消炎药、抗生素)、吸烟、熬夜、工作压力、体重改变,都可能影响荷尔蒙进而改变生理周期。

      但如果一直不来,除了怀孕,很可能是卵巢功能失常,或其它荷尔蒙出了问题,例如泌乳激素过高、甲状腺素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排卵。

      月经乱的另一种情形是量的改变。

      除了进入更年期后,月经量开始变少、周期变长外,一般而言,每次来持续3~7天的范围都属正常,或时间再长一点却固定也无妨。

      通常是头两、三天量比较多,然后逐渐减少。

      量太少,可能是卵巢功能不足,也可能是正在吃避孕药,或者因骨盆腔发炎、曾经历刮子宫内膜的手术,造成子宫沾黏,经血不易排出。

      量太多,更要小心骨盆腔的病变。除了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的可能外,也别轻忽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叶立凡认为,「量少比较偏不孕的问题,但量多却要担心是长『坏东西』。」

      突然造访最吓人

      除了周期、经血量的改变外,大姨妈最吓人的行程当属突然地造访──非月经期间出血。

      如果出血是在周期中间,量少、两三天就结束,那可能是排卵期的出血。

      排卵期出血不一定每个月都会出现,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有。

      但如果是非月经期、非排卵期的出血,也不是性行为之后的出血,就要提高警觉。

      怀孕、子宫外孕、流产、子宫颈长息肉、子宫颈糜烂、子宫颈癌,或者卵巢、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等都可能造成异常的出血。

      如果排除怀孕的可能,一时的生理周期改变,暂且勿惊慌,等下个月再观察。

      但有性行为之后,且在生育年龄,「只要月经跟平常不一样,量改变、时间不对,第一个都要验孕,再做其它检查,」叶立凡强调。

      大姨妈的脾气

      痛呀!大姨妈耍个脾气,马上使姊妹的面容惨白、在地上打滚或甚至昏倒送医急救。

      有些姊妹体内前列腺素分泌较旺,月经来时严重刺激子宫收缩,造成疼痛。

      另一种经痛则是因病变引起的,例如因子宫内膜异位症、骨盆腔发炎、沾黏,造成月经期间严重充血而引起疼痛。

      马偕妇产科医师叶立凡简单说出需就医的标准,只要痛到需吃止痛药、或者痛的程度愈来愈大,还是本来不痛,后来却会痛,都不正常。

      长庚中医师谢佳蓉也提醒,很多人误解会有经痛的体质是「较冷底、子宫偏寒,」于是拚命地吃补,结果更痛。

      其实很多女性是因骨盆腔充血引起的疼痛,特别是患子宫内膜异位的女性。从中医学上看,是「下焦湿热」的体质。

      在这种状况下,中医师会给予病人寒药,而不是温热的补药。

      姊妹间流传「经痛结婚后就会好」,更正确的说应是怀孕产后。

      怀孕除了会改变女性的体质外,真正在产后改善经痛的原因之一是,怀孕期间将子宫撑大,「像是吹过的汽球一样,松松垮垮的,」收缩不再那么厉害,也就没那么痛,谢佳蓉说明。

      此外,本来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怀孕期间自然萎缩,也就不会引起疼痛,但随着时间增长,还
    讨论区
  • 怎么在论坛上看不见?[em03]

    听我的,你可以加入我们同排卵/同病症/同城微信备孕群 ,在这里有很多有经验的姐妹,基本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添加群主微信bbyouxi01拉你进群,赶快点击这里打开微信入群吧。

  • 不错的文章![em04]
  • [em06]谢谢!学习完毕!
  • 多谢![em06]
  • 好文章

  • 真是好贴!收藏起来慢慢再看[em04]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很好的文章,都看完了,

    [em06]
  • [em04]
回复层主
已有40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