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急匆匆地奔走在帝都的人潮人海中,手机不断地震动着,却也无暇顾及。一进入办公室就赶紧打开微信,各种微信群中“神舟十一”飞船发射成功,说实话对此似乎并没有预期的兴奋,相反是种平淡,或许这就是国盛家兴背后人们大国心态的日渐形成。
只是在平淡之后,我却想到了自己的梦想,一个文字工作者的梦想。
小时候,父亲每次务工回来的时候都会带一本书给我,或者是习以为常的作文书,或者是枯燥无聊的歇后语大全,又亦可能是图文并茂的少儿故事大全。大概是因为文字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每一次的日记与作文我都会努力去写到最好,所以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有一天,我回到家告诉父亲,长大以后我要做个作家,靠文字吃饭。父亲笑了笑,说道:“好啊,好好写,别饿肚子就行。”那个时候,整个乡里上过大学不过五根手指,但父亲还是经常鼓励我,让我去读书,去写字。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尽管我没能实现自己的作家梦,但至少成为了一名文字工作者,也算得上是小梦初成。
梦想究竟是什么?
很难解释,在诸多家长看来,梦想或许就是一所名校。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好好学习,长大才能过上幸福生活……难道,读书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技之长,为了以后的“饭碗”吗?
童年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季节。带着对世界的懵懂认知,每一个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价值取向,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盼,有了人生中最纯真的梦想。
但现实中常见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无视孩子内心世界里“原生态”的梦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为孩子设计梦想规划人生,用思想的“模具”锻造孩子,抑制孩子纯真的“非分之想”。对于大多数普通父母而言,他们为孩子设计的梦想就是:考一所名校,找—份好工作,捧一个好饭碗。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社会的竞争让中国当代的家长变得越来越功利、现实,而成千上万功利、现实的家长又使得中国孩子梦想的空间越来越小。
“这是不可能的!”“做你的作业去吧!别异想天开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扼杀了无数个未来的诗人、发明家、金融家。而在随时扼杀孩子梦想,不肯在支持孩子的梦想上冒哪怕一丝风险的同时,父母们又在抱怨着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梦想是成就未来的源头。中国并不缺乏有梦想的孩子,缺乏的是允许孩子做梦的父母和让梦想恣意成长的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第一导师,是呵护梦想的第一责任人,梦想教育应该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工作。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学会倾听,放宽对孩子的约束,多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急于表态,不急于肯定和否定。尊重孩子的梦想,为孩子提供独立、自我发展的空间,支持其为梦想而努力。
在过往的时光里,生活七八十年代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做梦意识,连大学志愿填报都是临时抱佛脚,相比起来下一代显得特别有主见。我们也会有担忧,毕竟社会现实因素影响太多,不希望孩子如此珍贵的梦想最终在成长路上妥协、放弃。但我相信,70、80后这代父母对梦想的觉醒很深刻,绝对比我们想象中开明。
然而,我们想尽量随着孩子的兴趣、培养他的“梦想”,却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只看重想法,而忽略了想法落实的过程。所以,有没有踏踏实实、准备好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把梦想真正地实现出来?
对此,我们要帮助孩子制订实现这个“梦想”的最近期目标,而后根据这个目标找出孩子实际存在的差距,再根据这个差距制订缩小差距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然后再督促孩子把这些措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倾听孩子的愿望、了解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梦想”,给予孩子可落地执行的建议,让孩子真正触摸到梦想。
实现梦想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人成长的根本动力还是在于自己,我们只需要帮助孩子去释放他本身的生命力。我们必须相信孩子的力量,未来孩子成年以后即使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普通一员,他们也依然有自己的梦想,依然有上进心,依然知道努力。
当敲下“努力”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很早以前关于“阿姆斯特朗”的故事。
6岁的小阿姆斯特朗曾认真地说:“妈妈,我要到月球上去!”母亲笑着说:“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回来,回家吃晚饭。”这句温柔的鼓励始终铭刻在小男孩的心中。33年后,当他作为登月第一人,从月球返回地球时,记者问:“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阿姆斯特朗答:“我想对妈妈说‘儿子从月球上回来了,我会准时回家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