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对待婴儿啼哭,了解原因才能药到病除

  • 作为一个已是两个小孩的资深妈妈,常年混迹于网络各种论坛和育儿网,虽没有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但通过多年的网络浏览和自身的生活经验,不敢说与专家相提并论,但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有点“久病成医”的感觉了。



    印象中平时在网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妈妈尤其是新手妈妈问孩子啼哭不止该怎么办?或者如何安抚爱哭闹的孩子等问题。也看过一些网友的“妙药良方”,有的说听家里老人讲要让孩子哭,说这是对他的肺部发育好;还有的说千万不要抱,这样会让他们养成通过哭泣就能解决问题的坏习惯等等。作为一个热心的妈妈,我一般也会把自己的切身体验得出的结论分享出来,比如那时候对老大用的最多的方法是摇晃,而小的这个则是唱歌。不过很奇快,有的回复说我分享的方法挺有效,可也有很多说并没有用。我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能说是每个孩子不一样吧,毕竟我只是一个有生活经验的妈妈,不是一个育儿界专家。其实对此类问题,网上看到最多的解答差不多都是大同小异,比如先检查孩子是否饿了或是困了,再抱起来摇晃进行情绪安抚,和注意千万不要发怒等等,个人看下来的感觉是:都挺有道理,事实也确实有些作用,但都比较偏表面,始终没有触到问题的核心。提出问题然后直接给出方法步骤,妈妈照着做就好,并没有去仔细分析和解剖问题背后的原因;还有一种刚好相反就是专业性太强,都是一些比较深奥的言论让人看不下去。直到前两天在乔吟公众号里看了一篇文章后才有所启发,明白了之前在网上看的那些资料的不足之处在哪儿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如何对待啼哭的婴儿》,作者是一位蒙氏幼儿园园长乔吟,乔老师的这篇文章让我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因为原先不管我懂的还是不懂的在文章里都被很清楚的剖析出来,而且针对问题不但非常有条理的给出方法,重要的是还深层次的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俗话说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百战不殆,当了解了孩子为什么哭闹、哭闹的原因是什么、针对不同孩子的哭闹要有不同方式后,问题才会更容易得到解决。所以我写这篇分享就是很单纯想要把这篇文章的观点传播出去,让更多的父母知道,尤其新手父母,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觉得看完后真的会有帮助。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他们常常面临的难关就是对于啼哭不止的宝宝不知道该怎么办?对此乔老师说,婴儿是带着他们的天生气质而来的,并不是每一个婴儿出生后的表现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为大家罗列了美国超级育婴师特蕾西.霍格对宝宝的天生气质的几种分别。下面我就把这五种类型宝宝也贴出来(摘自乔老师文章内容):1.天使型宝宝:乖巧无比,配合无比,通常都能自我安抚。唯一要做的就是当他累的时候,在他耳边轻语说:“我知道你有点累。”然后给他播放一首摇篮曲,让房间光线柔和、安静一些就可以,他自然会安然入睡。2.模范型宝宝:这类的宝宝很容易应对、属于可预知型的宝宝。按部就班地生活和成长,虽然有时闹点小脾气,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容易安抚的,入睡也很容易。3.易怒型宝宝:这种类型的宝宝通常十分敏感,外部世界中大的声响,如汽车喇叭声、电视机里突然出现的大声、邻居家的狗叫声以及强烈的光线等都会吓到他,不断带给他们感官上的冲击。他们会莫名地哭,环境的转变也会让他们不安。他们也会突然改变既定的生活规律,比如白天睡很久,喝奶没规律等。要想安抚这种类型的宝宝,妈妈必须再造一个类似子宫的环境,用暖和的衣物将他们紧紧包裹,让宝宝倚靠在肩膀上,然后挨近他的耳边小声且有节奏地发出嘘嘘的声音,一边轻轻拍打他的后背(顺便提一下,这种方法可以让大多数孩子安静下来,对易怒型宝宝尤为奏效)。这类宝宝喜欢富于规律和可预知的生活,千万不要给他们制造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惊喜”。 4.活跃型宝宝:这类宝宝似乎天生就知道自己的喜好!并且会毫不犹豫地让你知道。他们身上稍有不适就会发出各种声音信号传达给成人,所以他们焦虑的啼哭声常常是成人很难忍耐的。活跃型宝宝在早期通常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抓奶瓶。等到具备较强抓握能力时,他就会抓其他宝宝的玩具。5.暴躁型宝宝:这类特点的宝宝虽然占比不大,却是非常让人费心的。他们好像一出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满,无论吃饭、睡觉、洗澡都不会配合,发出让人烦躁的哭声。对于这种类型的宝宝,就算他们的哭闹达到顶点,你也不要冲着他们喊“嘘”或者以各种命令的口吻让他们安静,而是应该一边横抱着宝宝摇晃,一边用温和而有节奏地话语哄劝:“没事,没事,我的宝贝”。由于孩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有些婴儿比别的孩子更容易止住哭泣,有的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就可以停止,有的需要安抚,有的则需要抱入怀中长久地哄拍。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表现做一个初步的判断,看看属于哪一类型,这会在接下来的养育过程中增进对宝宝各种表现的理解。 接下来是安抚宝宝的方法,我这里就简单介绍下,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妈妈可以自己去看看那篇文。 方法一:妈妈的声音。妈妈们可以一边轻拍哄劝,一边轻轻地、用低频的声调给宝宝说一些安抚性的话语。 方法二:摇晃的方式非常有效。据一项研究显示,86%的孩子在摇晃中会停止哭闹。但注意的是要按照水平方向身体前后摇晃,切勿左右摇晃或者上下晃动。方法三:动态活动可预防或减少哭闹。多带孩子散步是一个预防哭闹的好方法。每天带孩子出去走走能降低一周岁孩子哭闹的频率。方法四:使用安抚奶嘴。不过需要知道的是:当婴儿哭闹时,母亲的介入,无论何种方式,也无论是否对应和正确了解了宝宝当时哭泣的原因,只要即时回应了,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最后切记:不要在安抚孩子时对他施加过多的外部刺激,比如“不要在摇晃孩子的同时既讲着话还看着他。此刻只能适度地做一件事情。



    乔老师还有两个观点让我很有共鸣,第一点就是宝宝的哭泣和成年人的哭泣含义完全不同,所以不要把成年人的意图转嫁到宝宝身上。比如宝宝一哭起来,有的父母马上开始担忧:“他是不是不高兴了?”对于成年人来说,通常哭泣是宣泄感情的标志,但是婴儿的哭泣只是用这种语言诉说“我累了”、“我饿了”、“我要抱抱”等等。所以,如果当你察觉自己开始将成年人的意图转嫁到宝宝身上时,不妨将小婴儿看作是小猫小狗,因为你不会认为小动物的叫声意味着表达情感,它们仅仅也只是用叫声表达基本的生理需求而已。




    第二点就是要想安抚宝宝,首先要安抚自己的情绪。婴儿会常常受成年人情绪的影响,尤其是妈妈的心情。即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们完全依靠感知生存,对于有声或无声的外界的一切变化也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妈妈情绪上出现焦躁不安、疲惫不堪或者气愤不已,这些异常的情绪都会被你的宝宝所感知,并会影响到他的情绪。 最后用一段超级喜欢的乔老师原话做结尾: 升级成为父母,不是你开始拥有了对一个生命行使操控的权利,而是意味着要开始对一个新的生命承担给予他幸福的能力的责任。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除了和你的宝宝共同成长,没有其他的捷径。


    讨论区
  • 学习了哈哈哈
回复层主
已有1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