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播种百科-宝宝说话】关于宝宝学说话

  • 一,开篇

     

    说话,科学点说叫做“言语” (言语是动词,语言是名词)。这是只属于人类的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是需要“习得”的,而不是什么也不干自然而然就能具备的“本能”。否则狼孩、猴孩也不至于不会说话了。言语能力的提高更是需要训练和锻炼的,如果躺着看天花板就能突然变得很厉害,那是穿越小说。哈哈……

     

    关于这个话题,多年前就想动笔了。只是一想到要写的东西很多,就犯懒。最近在“1岁以上宝宝”的版块里,看到不少帖子说宝宝2岁、3岁了还不说话,或者说话的词汇、内容贫乏,妈妈很着急。觉得我真不应该犯懒,要是早写出来,可能有些妈妈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说这话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很自大,但我接下来要分享的知识和经验,除了育婴师课上学到的理论,更多是来自于实践。从那十几个我曾经跟踪测评过的宝宝,和我自己的孩子身上得来的经验,我有充分的自信。

     

    惯例上,我必须汇报一下我家旺旺的“成绩”,因为要教别人,自己的孩子却落后太多或者没养育好的话,那根本就没资格说话嘛。呵呵……

     

    我家旺旺说话(我指的是说整句话)的时间并不算早(1岁4个月),但是由于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了,后来的发展就直接上了高速路。目前为止,他和大多数同龄人比起来,言语能力相对超前。我这不是炫耀,因为没这个资格炫耀——这世界从来都不缺天才,比旺旺更厉害的小朋友多着呢;还因为养孩子不是为了拿来炫耀。孩子养育好了,他的人生道路能走的更稳更顺,所有爱他的人才能过得舒心。

     

    让咱们进入主题吧。

     

    言语能力的具备和优劣,跟这三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1.言语的器官准备、2.语言的刺激、3.语言的环境。可能大家更多的是注意到了语言的刺激和语言环境。因为看到了很多妈妈说,“我也一直都跟孩子说话啊”“我也反复教啊”可是孩子就是不开口——这属于语言的刺激;还有妈妈意识到了,可能是家里语种过多了,所以孩子不开口——这属于语言环境。

     

    当然,还有一个遗传问题,但这不属于咱现在要讨论的范畴,所以只简单带过。遗传的确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就,但它是在一个范围内影响。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由于遗传决定了他的寿命是60-80岁,说明如非意外,正常情况下他最少能活60岁,但撑死也就80岁到头了。可是60-80岁之间还有20年的弹性,那就要看各人后天的努力了。不管任何一种能力或体质的遗传,比如音乐天分啊、舞蹈天分啊、高矮啊、胖瘦啊、过敏体质啊,还有刚才说的寿命等等等等,只要不是直接疾病的遗传,基本上都遵循同样的规律——你只是存在“好”和“坏”的可能,但最终是好是坏,还有后天的因素在影响。怨天尤人没用,自欺欺人更是耽误事。爱因斯坦,全世界一百多年才出一个的神级天才,咱要有自知之明,别自己骗自己啊。相信你明白我在说什么。

    讨论区
  •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二,言语器官的准备——吃饭与舌齿音

     

    语言的刺激和语言的环境,这两方面既然比较为人熟知,我想把它放到后面再说,先来说说言语器官的准备吧,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重要和怎样开发。

     

    言语器官有:舌、唇、齿和气息控制(这不算个器官,但是它需要多个器官来配合完成)等。它们的重要性,这么说吧——离开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任何软件支持(语言刺激和语言环境)都将是笑话。这说法一点都不过分。

     

    说话,最重要的是舌,舌的灵活与否,决定了是否口齿清晰和是否口齿伶俐。所以咱们先说说舌头灵活性的开发。(声明一下,我们要讨论的都是正常情况下的养育问题,有任何器质异常的,不在我们的讨论范畴。比如某些先天和后天的疾病造成的语言功能受损。)

     

    从器官角度讲,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是从出生就开始了。舌头是最早被开发的器官,因为孩子一饿就会把小嘴歪向被触碰的一边,然后伸出舌头,卷住乳头,开始吮吸。在孩子用手探索的能力还比较弱的时候,舌头甚至还担负着感知世界的任务——孩子喜欢把任何抓到的东西都塞进嘴里,品尝它的味道,“品尝”它的形状。这种现象,当过家长的一定不陌生,有的可能因此还打过孩子吧?除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阻止孩子用舌头探索世界算是一种训练舌头灵活性的方法外,有谁想到了还有什么方法是最简单有效的?记住哦,咱们面对的是很小的婴儿,他听不懂复杂的指令的。

     

    对,是吃饭!很少有人想过吃饭还跟说话有关吧?但这真是太重要了!

     

    你是否看到过这种场景:家长给孩子喂饭,为了快点吃完,大口大口的塞,孩子来不及咀嚼,或者根本没办法咀嚼——太大口了,舌头转不过来了。或者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孩子,父母反映说孩子不好好吃饭,怕他饿着,就用奶打发,一直到很大了,都上幼儿园了,饭还都吃不了几口,得靠奶活着。你有没有见过有的孩子不能吃青菜?一根细细的青菜入口,就能把好不容易喂下去的饭给吐个精光?不是因为味道不喜欢,而是因为他不会嚼切得不够碎煮的不够烂的青菜。你还有没有见过有的孩子到了很大了(2岁以后)还在用奶瓶奶嘴,甚至母乳都没断?这些孩子,我都见过,还有更离谱的呢,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孩子的通病就是不会嚼,只会吞;或者嚼的少,吞的多。他们在言语的发展上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口齿不清,也就是俗话说的“大舌头”。通常是舌齿音发不清,比如叔叔(说呼呼或嘟嘟),比如做作业说“剁剁业”等等。其中奶嘴戒得晚的孩子,常常会喜欢咬着舌头发这些舌齿音,好像英语里“th”的发音那样。有的家长还误以为是因为舌头短了(也有说长了)一截呢。其实都是没“吃”好惹的祸。

     

    我们吃饭的时候,主要的动作就是舌头和牙齿配合,切碎所有不够软烂的东西,让它适合被咽下,到了胃里不会消化不良。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从奶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宝宝的舌头就动得比吃奶要多了,因为稀稀的奶只需要吞就可以了,可是稍微稠一点的米糊就不那么好吞了,需要舌头搅动搅动,产生唾液混合一下才能往下吞。等他吃的辅食逐渐丰富起来,食物硬度逐渐提高,牙齿的萌出,他的舌头就必须随着不断提高灵活性,以配合牙齿磨碎食物,还要防止被牙齿咬着。这些舌头的练习是自然而然进行的,是每天无数次进行的,是不需要你费多大力气和金钱来做的。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能比得过吃饭训练舌头更简单有效的吗?反正我想不出。呵呵……

     

    (未完待续——)

  •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三,言语器官的准备——怎么吃饭及龋齿与舌齿音

     

    既然吃饭对言语的发展如此重要,那么怎么做才对呢?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别吃得太省事了。还是那句话,你有多信任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有多棒;你越觉得他不行,那么他行也会变成不行!

     

    孩子小的时候,肠胃柔弱,所以需要吃流质食物——奶,随着他长大,逐渐需要过渡到半流质、固体食物。这不光是因为长牙了,能嚼了,也因为他的身体发育,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相同体积的固体食物,当然比流质半流质食物提供的能量和营养多啊。可有的家长舍不得。孩子都很大了,2岁前该长的牙都长齐了,都上幼儿园了,家里给做的饭还是糊状,啥都给弄得细细碎碎,软软烂烂的。孩子不需要咀嚼,吞就行了。舌头基本上不需要动,牙齿成了摆设。于是孩子说话咬字不清,遭人取笑更加不愿意开口,怪谁啊?因此,到了什么时候吃什么饭,你得心里有数,你得大胆给他,最多颗粒太粗了,他消化不了,第二天原样拉出来呗。只要给的不是肉块或骨头,放心吧,伤不了他。

     

    国际上一般推荐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但是中国的国情,妈妈的产假没有那么久,所以一般到了4个月就开始添加了。正常情况下3-10个月是乳牙萌出期,有的早有的晚。但不管多晚,都不会因为孩子一颗牙也没有,他就只能一直吃烂烂的东西。喂奶时被咬过的妈妈一定清楚,孩子的牙龈有多硬——足够咬破甚至咬掉妈妈的乳头!孩子出生时乳牙就已骨化,乳牙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着。也就是说宝宝的牙龈不是软趴趴的一块肉,它有颌骨支撑着,它是能够处理一定硬度的食物的。而且用进废退,使用得多了,它的表面还会逐渐变得更硬。所以你从78个月开始,尽可大胆地往他的米糊里添加颗粒更粗些、更硬一些的蔬菜。蔬菜哦!不能是肉,肉类还是等到2岁左右槽牙长齐了,再给他增加咀嚼难度吧。

     

    具体方法有很多,推荐两个我比较常用的方法:

     

    1,蔬菜添加法(我认为最好的方法):一开始你往米糊里加菜泥,那只是为了营养均衡。7个月以后,你可以把菜泥变成切得很细的菜丝菜碎,然后一个月一个月逐渐增大蔬菜的块头和硬度。直至1岁多,他不再靠奶活着,奶变成辅食后,他基本上就能顺利地跟大人吃一样的青菜了。

     

    2,自制面包馒头条:这个方法,从添加米糊没有胃肠问题了,就可以开始,可以比蔬菜更早使用。有的妈妈给孩子买磨牙棒,我也买过,但是发现不如自制的面包或者馒头条好用。磨牙棒太硬,我都啃不断,如果孩子还没长牙,那只能拿来磨牙龈,磨下来的糊糊依旧不需要咀嚼,直接吞就得了。你把面包或馒头切成条状,粗细以宝宝可以一手抓握,可以塞进宝宝小嘴为准。然后用微波炉(我常用的)、或者烤箱、或者用炒菜锅翻烤,不管用什么方法,就是把里面多余的水分去掉,让面包(馒头)条变硬,拿这个代替磨牙棒给宝宝练牙。这种馒头(面包)条质地不如磨牙棒紧实,容易被咬断,咬下来的一小节,可以让宝宝稍微咀嚼一会儿;经过口水一泡,它很快就烂了,不用担心会被噎着。但是毕竟这种东西不能当饭吃,有些孩子吃了还上火,所以这个办法不如蔬菜添加法使用率高。

     

    方法还有很多,只要你愿意去想。不过要注意的是,咀嚼的机会多了,你还得给孩子咀嚼的时间。就是说别喂饭像填鸭,又快又大口,孩子根本来不及咀嚼,等于白搭,而且不利于消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自己进食,他自己能控制速度和量。总之就是挖空心思让他吃的麻烦些。如果你这么做了,你根本无需担心他的舌头不灵活,你不会有苦恼他口齿不清的一天。我敢保证!而且,日后你还不会因为孩子不会吃蔬菜而头大!所以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没理由不做啊!

     

    影响“舌齿音”发音的,还有一个龋齿的问题。旺旺上的幼儿园,每个学期都检查牙齿。在他上小班时,班上36个小朋友,只有不到10个人是一口牙完好无损的。有的孩子上下两排8颗门牙都蛀光了,牙齿漏风,当然说不清了。所以保护孩子的牙齿也很重要。及时戒掉奶瓶奶嘴是其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通常1岁多最多2岁就应该戒掉了。特别是晚上睡前一定要喝奶的孩子,喝完奶常常不刷牙,如果还用着奶瓶,他的前排牙齿很容易就发黑蛀掉了。因为前排的门牙是最早长出来的,乳牙的釉质很薄很脆弱,非常容易受侵蚀。用奶嘴喝奶,奶在口腔里残留的位置就会比较集中靠前。

     

    (未完待续——)

  • 相信孩子才是最棒的em70em70
  • 我家马上2岁了,还不会说话,只有“爸爸妈妈”说的最清楚,也是不太会咀嚼,基本上靠吞。其实他会咀嚼的,会嚼土豆丝。但他是懒吗?他喜欢直接吞,给硬的东西也是直接吞,吞不下就恶心,吐,把之前吃的都吐光
  • 写得很好,继续关注。
  • 学习,我家应该是属于语种多的情况所以说的迟,倒不是口齿不清,可能是困惑自己说哪种语言吧,讲出来有点四不像的感觉。但是对于咀嚼能力的锻炼我觉得也不是绝对的吧,小侄女3岁以前基本都是喝奶,但是一岁开口说话,一说就口齿清晰,一岁半能背好几首唐诗了
  • 这样说,我家宝宝应该就属于这样的情况吧
    <br/>因为有亲戚家小孩,小时候就不注意辅食的喂养,经常硬饭给宝宝吃,大人吃的小孩都吃,结果宝宝经常肠胃不好,好像是伤了胃了,所以我很怕宝宝肠胃不好
    <br/>天天给宝宝做辅食的时候尽量做些容易消化的、、
    <br/>那宝宝不怎么说话就是这个原因吗??
    <br/>崩溃啊
    <br/>8个月的时候就喊妈妈、奶奶,喊的很清楚的,可现在不怎么喊了em27
    <br/>
  •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喜鹊窝 发表于 2012-5-18 00:41 我家马上2岁了,还不会说话,只有“爸爸妈妈”说的最清楚,也是不太会咀嚼,基本上靠吞。其实他会咀嚼的, ...
    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恶劳的哦!呵呵…… 不过,吃过几次苦头,孩子自然懂得怎么保护自己,关键是你别放弃,别因为他不咀嚼就往下吞吐了,就不给他硬的东西。你得让他去碰壁,让他从教训中汲取经验,比你说教一百遍来的管用。还有就是注意喂饭别太快,火烧屁股一样的,人家想嚼都没时间啊。
  • 爱心妈妈3 美丽妈妈2

    coolly 发表于 2012-5-18 08:52 学习,我家应该是属于语种多的情况所以说的迟,倒不是口齿不清,可能是困惑自己说哪种语言吧,讲出来有点四 ...
    我说过有遗传的原因啊。有的孩子天分的确比别人高些。也许她在这方面天生协调性就比较好。但话说回来,1岁左右的孩子都是喝奶多过吃饭的,你只看到人家喝奶了,你留意过人家吃饭么?不需要你整天就盯着咀嚼这件事啊,成人也没有可能整天不停地嚼东西。只是在需要咀嚼的时候,你关注到了,你提供了适合咀嚼的东西给宝宝了,他自然而然地做了舌头灵活性的练习了,他当然要比没有做到的孩子说话清晰了。这我是相当肯定的。
回复层主
已有244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