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我孩子11个月了,这个月经常低烧,才住院出来,感觉完全好了,没想到今天又烧到37.7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卡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讨论区
  • 最佳答案

    发热是孩子患病时的常见症状,大都是由于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释放出致热物,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所致;亦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失去正常调节功能而使体温升高。人体通过发热能调节机体的防御能力,促进康复。
    发热尤其是高热会使小儿心血管负担加重,消化道功能紊乱,甚至因高热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出现烦躁、惊厥、昏迷。所以当孩子发热时应及时诊治,同时加强护理。
    孩子发热后,家长总是急着要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体温一高马上给孩子打退热针、服退热药。其实发热是人体对病毒、细菌感染的一种反应。只有找出感染源,对因治疗才能使体温恢复正常。退热药的作用只是暂时的,几个小时后体温还会升高。由于退热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发汗来加快散热,从而使体温下降。小儿发热时,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加速,表皮血管扩张,呼吸道、皮肤等处的水分丢失增加。因此,过多使用退热药物会引起脱水、代谢障碍等。退热药的服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应用。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应在4小时以上,用药后注意水分的补充,并观察呼吸、脉搏等。
    除了用药物降温外,夏天家庭中运用一些简便的物理降温方法对小儿退热亦很有帮助。常用的方法有:
    (1)置冰袋将冰袋置于枕部、前额,以及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经过处,每5~10分钟更换1次,也可大塑料袋灌冰水外包干毛巾作枕头用。
    (2)酒精擦浴用35%~50%的酒精或2份55度白酒加1份水,将纱布或小毛巾浸湿后轻轻地擦颈部、腋下、腹股沟、四肢等处,不要擦胸背部。
    (3)湿敷将浴巾浸湿于35~37℃的温水中,拧干后给小儿擦身或将浴巾盖在小儿胸腹部,每5~10分钟换1次。
    (4)温水澡用35~37℃的温水给小儿洗澡。
    采用上述物理降温方法时不要用电扇对小儿吹,如小儿有发抖现象时应即刻停止。发热时,小儿体内热量消耗增加,应让小儿适当休息,减少活动,增加睡眠时间,降低能量的消耗。特别是高热的小儿更需卧床休息。卧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保持新鲜,高温季节空调房要注意定时通风。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的精神、体温、脉搏、面色等的变化。
    发热时体内水分散失较多,应注意补充水分,让小儿多喝些开水、果汁等,增加饮水量,不仅可补足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可增加尿量,带出体内的热量。发热还易致消化功能紊乱,一些因消化道感染引起的发热还伴有腹泻、呕吐等。因此,发热小儿的饮食宜清淡,少吃多餐,不必强求孩子进食。待体温恢复、病情好转时胃口自然会恢复,此时再增加富含营养的食物,以补充发热时营养素的不足。
  • 小孩发烧不用太紧张
    婴儿发烧,长大不容易过敏
    一发烧,人们就会下意识地找退烧药,尤其是小孩一发烧,会把大人急得团团转。可实际上,体温高一点不一定是坏事。

    发烧是指体温比标准体温(37摄氏度)高出至少1摄氏度。美国免疫学家琼斯博士认为,37摄氏度是平均口腔温度,稍微升高一点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体温随着外界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变化,随时会有小范围的波动。即便一切正常,体温在一天里也会有变化,晚上温度会比白天高一些。而儿童体温的波动比大人更快,这可能跟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有关。有研究显示,婴儿如果在1周岁以内发过烧,长大后就不太会得过敏等疾病。同时,还有人认为,发烧就是身体在努力自愈,所以不妨随它去。

    发烧促进儿童免疫系统发育

    最近美国《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专家通过跟踪调查一组美国儿童从出生到六七岁之间的健康状况,发现:1岁以前没发过烧的孩子,有50%会对灰尘或猫毛过敏;发过一次烧的小孩,过敏程度要轻一点;发烧过两次甚至更多次的小孩中,只有31.3%的人会得过敏。主持调查的威廉姆斯博士说:“这说明发烧也许能促进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

    该理论认为,过于清洁可能并不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而早期感染则可能提高免疫力,预防以后可能出现的过敏。现代的小孩生活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失去了和细菌接触的机会,可能也因此错过了建立完全的免疫能力的机会,所以以后孩子很容易出现过敏和哮喘。发烧是一种自卫机制,身体通过提高体温创造了一种让细菌不易繁殖的内环境。不同原因引起的体温偏高不但能杀死入侵的病毒和细菌,还能提高淋巴细胞的代谢功能,使之能更好地应付感染。

    家长仍需密切注意

    发烧时吃药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实际上,降温不一定非吃药不可,用冷毛巾敷一下可能就比吃药好。如果打寒战,可能少盖点被子或喷点冷水就能降低体温,虽然这种做法看来好像不合常理。

    那么,是不是该把退烧药丢到一边去,对发烧置之不理呢?当然不是。要注意防止发烧中可能出现的脱水和儿童因发烧引起的抽搐。而且41摄氏度以上的高烧是很危险的,体温过高可能影响大脑和心脏的正常机能。

    “我们不是说在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可以疏于照顾。”威廉姆斯博士补充说。对儿童发烧,要时刻注意。如果有以下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烧超过37.9摄氏度;3到6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8.3摄氏度;6到12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9.4摄氏度;1到2岁的儿童持续发烧超过24或48小时;任何年龄段的儿童体温超过39.4摄氏度或38摄氏度以上超过3天。另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脖子僵硬、呕吐或拉稀也很危险,应该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





    参考文献:搜狐
回复层主
已有2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