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宝宝三岁,不愿学习,只爱玩玩具

  • 宝宝三岁了,对学习不感兴趣,注意力无法集中,只爱玩玩具,该怎么办?
    讨论区
  • 孩子是在玩中学习的,有兴趣的东西才是主动的学习。玩的过程就是他学习的过程。你可以试着把一些学习变成游戏,他就会感兴趣了。
  • 最佳答案

    许多家长习惯地把宝宝能认多少字、会背多少儿歌、会数多少数认为是智力高低的标准,其实这样理解教育太片面了。教他认字、背儿歌、数数只是培养了宝宝某一方面的能力。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能力等等。会背儿歌只能说宝宝的记忆力比较好、会认字只能说明宝宝的观察力、记忆力比较好,不能代表智力高低如何。

    这位妈妈有几个明显的心理误区

    拔苗助长心理:可能是这位妈妈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感觉压力很大,然后将压力自觉不自觉地转嫁到宝宝身上。可以说父母对宝宝寄予一定的期望是合理的,能促进宝宝的发展,但这种期望若是过度,超出了宝宝的能力范围,则违反了自然规律,不利宝宝的发展。

    求全心理:父母要求宝宝成为完美的人,经常拿别人的特点和自家宝宝比较,用挑剔的目光审视自己的宝宝,当别人家宝宝某一方面能力强时,也要求自己的宝宝这一方面能力强,而不顾个体间的差异。

    对策:

    1、了解这一阶段的宝宝

    在生长的每一阶段,会有不同的能力呈现优势,家长要了解不同年龄宝宝的心理特征,然后了解自家宝宝处在哪个阶段,再按照宝宝的心理发育特点施以教育,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3个月的宝宝一般会翻身了,就让宝宝学学翻身; 1岁左右的宝宝想要学习走路,就培养他走路;一二岁的宝宝喜欢学习说话,就教他练习说话。这些都是对宝宝的正确的培养。

    你的宝宝喜欢玩皮球,那就让他玩好了,玩球能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不也很好吗?

    2、尊重宝宝的个性差异

    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年龄,由于宝宝所处的生活环境、教育状况、自身特点等复杂因素,使得每个宝宝的发展既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又具有个性的差异。有的宝宝活泼好动、有的宝宝安静沉稳,不能拿别人家的宝宝作为参照,来和自己的宝宝比较。

    也许别人的宝宝能认字,但你家宝宝运动能力比他强呢。因此作为父母要了解宝宝自身的特点,按照宝宝的爱好、性格、兴趣、习惯进行培养。

    3、顺其自然,因势诱导

    宝宝与成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各自的心理发展速度和潜能优势。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体育,不要急于让宝宝按照自己的意志逼孩子去学某种知识及技能,而应当安排多种活动,让宝宝有机会显示自己的优势,发现宝宝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因势利导,给宝宝创造条件,让这一长处得到发挥,但切不可过早定调,以免阻碍宝宝的潜能开发。

    4、掌握学习方法

    如果非常想教宝宝识字,那也未尝不可,但要掌握方法。古人讲究“寓教于乐”,对于小宝宝更应该如此。要用游戏的形式,让宝宝在玩中学,而不是像成人上课一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底下认真听讲。比如,你可以用纸写一个球字,然后粘在皮球上。在捡球的过程中,让宝宝看着字,对宝宝说:“宝宝,这个字念球。”反复几次,宝宝很容易就记住了。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层主
已有3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