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怎样给宝宝做鱼吃?

  • 鱼的营养价值很高,除了用鲫鱼煮汤外,我还把大些的鱼肚皮上的肉煮熟,然后把刺剔出来,并用手把肉捏烂同时仔细感觉一下还有没有刺,最后把鱼肉泥放在快煮好的粥里煮,其它就不知道怎样给宝宝做又可口又不会有鱼刺的鱼吃了,你们是怎样给宝宝做鱼吃的呢?有更好的方法吗?
    讨论区
  • 适合宝宝吃的鱼
      首推海鱼,如罗非鱼、银鱼、鳕鱼、青鱼、黄花鱼、比目鱼等。这些鱼肉中鱼刺较大,几乎没有小刺。
      吃带鱼时去掉两侧的刺,只剩中间与脊椎骨相连的大刺,给宝宝吃也较安全。
      如果吃鲈鱼、鲫鱼、链鱼、鲤鱼、武昌鱼等则最好给宝宝选择没有小刺的腹肉。

    红烧鱼籽
    原料:鱼籽100克,花生油10毫升,食盐、酱油、米醋、糖、葱姜蒜末各适量。
    制作方法:起油锅,葱姜蒜末炝锅,下入鱼籽,同时下入食盐、酱油、米醋、糖,加入清水15毫升,开锅后再用中火焖5分钟即可。
    提示:鱼籽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磷、铁及卵磷脂等养分,是人类大脑和骨髓的良好补充剂、滋长剂。同时鱼籽中又含有多种维生素。因此,多吃鱼籽,不仅有利于促进发育、增强体质、健脑等作用,而且还可起到乌发的作用,使人焕发青春。


    给宝宝吃瓶装鱼泥
      
      瓶装鱼泥取用方便,而且非常安全,不用担心鱼刺作难。在一些备货齐全的大卖场,能选购到。
  • 最佳答案

    都说吃鱼的孩子聪明,谁知道孩子吃鱼时妈妈有多担心。美味的鱼肉里往往潜藏着鱼刺,一不小心就会刺痛宝宝,让妈妈心痛。
    看着宝宝吃鱼,很多妈妈总是提心吊胆,有的妈妈干脆不给小宝宝吃鱼,她们认为,现在吃鱼危险,干脆等孩子大几岁再说。更有些妈妈和爸爸,自己本身就不吃鱼,原因是小时候被鱼刺卡过,从而对鱼排斥。
    鱼的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容易消化,实在不该让鱼刺成为宝宝吃鱼的障碍。
    参考下面的吃鱼方案,年轻的妈妈,你给宝宝制定的辅食计划,是不是将有小小改变呢?

    给宝宝吃瓶装鱼泥
    宝宝四个月大,开始添加辅食时,就可以添加鱼泥。
    商店里,有许多已加工成糊状的瓶装婴儿辅食食品出售,主要有果泥、菜泥、肉泥、鱼泥等。
    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家庭,为宝宝购买瓶装鱼泥是不错的选择。瓶装鱼泥取用方便,而且非常安全,不用担心鱼刺作难。在一些备货齐全的大卖场,能选购到不同配方的鱼泥,足以让宝宝口味翻新。

    给宝宝吃市售瓶装鱼泥,要注意:
    ☆仔细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期的鱼泥不要给宝宝食用。
    ☆食用前检查安全钮盖,如果凸起,不要给宝宝食用。开瓶食用后,即旋紧瓶盖,冰箱冷藏,在48小时内食用完。
    ☆估计宝宝一次不能吃完一瓶,应用干净食具挖取适量的鱼泥放到小碗喂给宝宝,剩余部分冷藏。如果鱼泥直接接触过喂食宝宝的食具,那么剩余部分必须丢弃,不能再存储给宝宝下次用。
    很多妈妈反映,她们的宝宝不喜欢吃瓶装辅食,总是尝一尝就不愿意再吃。面对讨厌瓶装辅食的宝宝,妈妈不要勉强,不要因为食物价格比较贵,怕浪费,就非要宝宝吃完。虽然有些品牌的产品质量可靠,但新鲜天然的食物才是宝宝的最佳选择。

    为宝宝加鱼粉
    市场上目前比较常见的鱼粉是盒装鱼粉。
    鱼粉可拌入米粉和其它食物内给宝宝吃。鱼粉保持了鱼肉的营养,价格相对鱼泥要便宜许多。鱼粉在加工过程中剔除了大部分鱼刺,剩下的部分鱼刺也成了粉末状,不会危及宝宝安全。

    巧用鱼汤煨面
    鱼汤煨面,对于七八个月以后的宝宝,这是最佳食品之一。
    1、 选用新鲜鲫鱼两条,开膛、洗净,放入热油稍微炸一炸。
    2、凉水下锅煮汤,可加少许料酒去腥提鲜,加少量食盐和油,不要放酱油,以保证汤色的鲜白,炖至汤色发白。
    3、 用细纱布过滤,得到鱼汤。
    4、 烧开水,煮面条,熟后捞起。
    5、 再烧开水,将面条投入,烧片刻再捞起。之所以要再煮一遍,是为了去除面条里含有的少量的碱。
    6、 将鱼汤放入干净的锅,熟面也投入。
    7、 加入适量油、盐、蔬菜(还可加入肉末),把面煨烂,就可以盛给孩子吃了。

    除了煨面,妈妈还可以直接给宝宝喝鱼汤,或用鱼汤拌米粉、鱼汤拌土豆泥、鱼汤拌蔬菜泥等喂宝宝。
    鱼汤鲜美,能激发宝宝的食欲,让宝宝愉快地接受辅食,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鱼汤中还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等可溶性营养物质。
    妈妈们熬鱼汤,可以选用鲫鱼。鲫鱼很常见,价格比较便宜,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虽然刺多,但是用纱布过滤,取汤汁很安全。

    烹制少刺鲜鱼
    鱼汤虽然鲜美,只给宝宝喝鱼汤,还是不够,因为大部分营养在鱼肉里。要给宝宝烹制美味的鱼肉,应该懂得挑选肉多刺少的鱼。比如:黑鱼、鲈鱼、鳝鱼、草鱼、带鱼、青鱼等。
    以外,妈妈们还可以根据所在地的鱼品种,为宝宝选择少刺的鱼进行烹制。
    十个月以上的宝宝,几乎可以吃家人所吃的任何东西,妈妈们可以使用各种方法烧鱼,给宝宝吃小块状的鱼肉。
    只是,比较红烧、醋溜之类,清蒸鱼对宝宝更加合适。鱼的口味要淡,过多盐分会让宝宝的肾脏不堪重负。
    现代家庭大多备有微波炉。利用微波炉做清蒸鱼非常简单,妈妈们不妨试一试。

    原料:鳊鱼1条或带鱼500克。

    调料:食盐1小匙、糖1小匙、酒1大匙,姜、葱少许,熟油1大匙。

    制法:
    1、鱼去鳞及内脏,洗净,鱼身划成刀口或切块。
    2、鱼放瓷盘中,用食盐、料酒、糖、姜拌匀,覆上保鲜膜,置高功率3分钟,再置中功率3分钟加热。
    3、取出,撒上葱末、熟油,即可。
    4、选用鱼肚部位的鱼肉喂食宝宝。此处鱼肉几乎无刺。
    既然了解了哪些鱼刺少,妈妈完全可以进行更多尝试,比如说——

    自己动手做鱼泥
    市售瓶装鱼泥价格高,妈妈完全可以按照瓶装鱼泥的配方,自己做新鲜鱼泥给宝宝吃。
    选用刺少的鱼,去头去尾取中段,去皮和中央骨,用斩砸的刀法把鱼肉剁得极细,用手摊开看不到颗粒,似泥一样,这就是鱼泥(也叫鱼茸)。
    然后,你可以按照购买的瓶装鱼泥的配方进行炖、炒、煮。也可添加各种蔬菜泥烹饪,配制更多口味的鱼泥给宝宝吃。


    哎呀,一根鱼刺
    尽管你选择了少刺的鱼给宝宝吃,你还可能担心鱼肉里会残留一两根小刺。
    那么,你还可以进一步清除鱼刺:将鱼肉放在干净的纱布内,隔着纱布用汤匙挤捏鱼肉,如果有刺,会穿透纱布,妈妈可以把刺拔掉。如果用手挤捏,注意别让鱼刺刺到妈妈的手。
    其实,即使宝宝的口腔真的被小鱼刺戳伤,爸爸妈妈也不要太焦急。吃鱼被刺,对很多人而言是很平常的经历。喝醋对软化鱼刺、鱼骨基本不起作用。醋的酸性弱,不能把鱼刺变软,更不能使之溶化。这时,你应该让宝宝张开口,仔细检查鱼刺所在。如果刺很小,可以鼓励宝宝吞咽饭团把鱼刺吞下。如果发现鱼刺比较大,把手清洁后伸入宝宝的口腔帮助取出。
    如果爸爸妈妈对宝宝口腔内的鱼刺爱莫能助,那就带他上医院,请医生处理。
    还有的宝宝可能会不小心被鱼刺刺进皮肤。最常见的是,很小的鱼刺嵌入孩子的手或者脚。倘若是鱼刺嵌入脚,刺痛可能比较轻。要是嵌入手指尖,疼痛就会比较明显。
    如果鱼刺的末端露在皮肤外面,爸爸妈妈可以用一把镊子放在酒精里消毒,或者放在火上烧过消毒,然后夹住鱼刺的末端轻轻地全部拉出。然后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受伤处。
    如果鱼刺没有露在皮肤外,但能清楚地看到它,这说明鱼刺正好在皮肤表层下面。爸爸妈妈可以将一枚针放在火上或酒精里消毒后,使之冷却,注意不要触摸针尖。顺着针尖的方向,用针把鱼刺上面的皮肤轻轻地拨开,并且用针尖小心地把鱼刺的一端挑起来,再用镊子把它拉出,然后再彻底清洗伤口周围。
    如果非常细小的鱼刺嵌入皮肤却没有疼痛,那么可以不去管它,它迟早会自行脱落。
    如果爸爸妈妈既无法把鱼刺取出,而嵌入鱼刺的部位在48小时后依然疼痛,并且发红。那么,应该把受伤的宝宝带到医院,请医生处理伤口。
    鱼汤鱼肉味道鲜美,吃鱼却总会有小小的危险。告诉宝宝吃鱼要小心,但是不能培养他对食物的恐惧感。爸爸妈妈请记住,即使是宝宝被鱼刺卡过、被鱼刺刺过,依然应该鼓励宝宝多吃鱼。

    少给宝宝吃鱼松
    鱼松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而且很安全,不用担心鱼刺问题。您也许会认为这是宝宝最好的吃鱼方式。有些爸爸妈妈让宝宝大量食用鱼松:拌稀饭、拌面条、给宝宝作零食。然而,有研究表明,鱼松中氟化物含量比较高,宝宝食用后,对氟化物的吸收率也高。
    假如爸爸妈妈每天给宝宝吃10-12克鱼松,宝宝将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再加上每天从水和其它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摄入量很容易超过安全值。氟化物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宝宝食物性氟化物中毒。
    很多儿童发生氟斑牙或氟骨症,都与过食含氟化物过多的食物相关。所以,鱼松可以吃,但是不能当作营养补充品长期食用,更不能成为宝宝摄取鱼肉的唯一来源。
  • 宝宝几个月.只能做鱼烫.容易消化.
  • 我一般是给宝宝吃海鱼,而且,只吃背上的那部分,一是因为鱼刺比较少。二是海鱼的污染要比淡水鱼轻些。
    现在宝宝10个多月,都是直接吃了,弄成鱼泥什么的,只要妈妈注意些,不用再特别处理了。
回复层主
已有4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