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婴儿从3个月起,会出现津津有味地吃自己的手和脚的有趣行为,一直到1.5岁,都喜欢将能取到手里的任何东西都放在嘴里吃一吃、咬一咬,因此宝宝的这个阶段,又称为“口腔期”。
但是,这使得许多讲究卫生的妈妈焦虑万分,这样一定会带进许多脏东西,会让宝宝拉肚子、长虫子、铅中毒,长大一定吃手等等,因而就出台了一系列约束政策:
将孩子的手裹起来;强行拉开孩子的手;给正在兴高采烈吃手的孩子难看的脸色、难听的声音——不许吃手;在孩子吃手时突然高声尖叫“又吃手了”,结果是孩子被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或大哭起来。
其实,婴儿吃手是自我认识的开始。小婴儿在开始吃手或脚时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手、自己的脚,在反复吃手吃脚的过程中发现,这原来是我自己的手、自己的脚,我自己是可以支配的,只要想吃,随时可以吃到,这逐渐发展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是心理成长、成熟所必需的。从小婴儿起完全被阻断吃手的孩子,长大后常常会有焦虑、多疑、敏感、胆怯的性格特点。
婴儿啃咬物品是婴儿学习、探索物体的特殊行为。从出生起,孩子身体各部位活动还不够自主,惟有口唇是最灵活、最敏感的部位,能灵活地吸吮,感知奶水的冷热,还能回应大人的口唇游戏。
以后随着孩子的长大,最先能支配、能灵活运用、能感知外界事物不同的也是口唇,很像成人灵敏的手指触觉。
婴儿在啃咬东西的时候,能获取信息,即感知到物体的冷、热、软、硬,及酸、甜、苦、辣,这种感知作为经验,被记忆、贮存在大脑中,这种经验越多、越丰富,越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同时,0-6个月也是宝宝感官神经发育的最佳时机、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除了口腔的满足,还要让宝宝听觉、视觉接受多样性的刺激,促进感官神经的发育,帮助将来听、说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宝宝的口腔期,能放进嘴里啃咬的物品就特别重要。除了材质安全,更重要的是表面光滑、无金属、无涂漆、无细小零件导致宝宝误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