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打孩子好吗?

  • 女儿1岁半,平时挺乖巧,但偶尔打人,可能她觉得好玩。晚上吃饭时,她打奶奶还嬉皮笑脸,我喝斥她站起来,可能她没意识到,笑着立即站起来,我给她小屁股上一巴掌。嘴里还含着饭,她哇地一声哭出来。事后我也检讨。如何防止一些不良习惯又不限制孩子的发展,似乎很难。女儿平时就胆小,看见蚂蚁就喊“怕怕”,我平时也积极鼓励她自己走,摔倒了不哭。但针对些不良行为,怎么能让她养成习惯呢。我也很矛盾,打孩子会给她留下阴影,希望各位帮忙分析。
    讨论区
  • yun
    一岁半啊,讲道理都不懂的了。打也不能让他记不住不能打人的。我只是猜的:你们家在他打人的时候,家里的人有没有全都用很严肃的脸来告诉他,这样不可以呢?有时候老人会笑着说,这样不可以哦,会痛的哦。(我觉得用物质引诱没意思,因为他知道就算他打还是不打,大人还是会给他买的,1岁的孩子已经懂的了。)有时候大家都用同一个严厉眼神,一个严肃的动作就可以告诉到他,“不行”的意思。(做要打他的姿势,是不可以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可能打人也是学会来的。)
    打啊,2岁了。一定要的。但是重点在:1,打前要先讲道理,有时候要讲2到3遍。不听才打。 2,打完,等他平静的时候,安慰他一下(表示很了解他的心情),告诉他为什么他会被打,爸爸妈妈打他自己也是好心疼的。抚平伤口很重要。不讲道理就打,打完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只会产生怨恨。
  • happyfamily 该用户已被删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教子有方】做个具有良好情绪的家长


    2006-6-25 小学生网 HTTP://XXS.GZS.CN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以表率。另外,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要尊重孩子,正确评价孩子,为孩子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使孩子从小就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细腻的情感是爱、相互体贴、相互关心,是一种同情。

      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孩子都愿当个好孩子,愿意得到父母的喜爱,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在发展的。那么我们对待孩子是和蔼、微笑、欣赏的,去倾听他的声音,要抽出时间和孩子玩,沟通情感。在玩中我们不过多干涉孩子,要欣赏他的独立性。当然孩子有不足,对待不足不要生气。因为要相信人人都有缺点和相信缺点是暂时的,是可以改正的。总是对他相信鼓励他就会越做越好。

      引导孩子感知别人的爱。幼儿时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误以为周围人对他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体会到责任、义务和奉献,明白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教育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就会理解,同情,关怀他人,养成愿意帮助他人的习惯。

      培养孩子用微薄的力量,给别人带来快乐。孩子能够感知别人的爱,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就会用那颗幼小而善良的心去关爱别人,从而使孩子有种责任感、义务感,懂得尊重关爱别人。
  • 由她打啦,又没什么杀伤力,等大一点,懂事才叫她不要打
  • 适当的教训一下,当他对长辈不敬时\犯了大错,其他就大声训斥就行了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不要用“大灰狼”之类吓孩子,这样会引起心理问题的。
    多陪孩子玩,讲道理。
  • 没有做妈妈以前,看到别人打骂孩子,心里特别瞧不起那些父母,觉得太没有气度了,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好好讲道理不就成了吗.
    等自己做了妈妈,一下子理解了,引用上面朋友说的"打孩子往往是父母已经对孩子没有任何招数时才会使用的",真的,孩子闹起来那副四季豆不进油盐的样子让谁看着都心焦\心烦\心乱,导致情绪失控。

    "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对孩子要有耐心"。此话千真万确,如果每个父母在要孩子前先学习学习怎样做个有耐心的父母,不用孩子大了再着急就好了,因为耐心不是看看教子有方之类的书籍就能够立刻拥有的.

    既然已经做了父母,我们剩的学习时间更有限了,让我们立刻从现在开始,以身作则,耐心地教宝宝做什么不做什么,省得再大就教不回来了.一起加油啊
  • 可以罚站,讲道理,,比如讲一些成语典故,还是少打为好。
  • 态度得严肃起来,让他知道父母是不支持这行为的。
    再加反复给他讲道理,如果没有效果则惩罚他。
    关房间、不给零食、不让看电视、不抱他、不亲他…
回复层主
已有21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