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讲婴幼儿期妈妈的唯一性,以及职场妈妈怎样平衡自己的角色。
~~~~~~~~~~~~~~~~~~~~~~~~~~~~~~~~~~~~~
生命的诞生是地球上最时尚的事
孙老师答《时尚健康》杂志的提问:
记:有些妈妈出于自身事业学业继续发展的考虑,选择将孩子寄养在外地亲友家,到孩子上小学或初中甚至更晚,总之自己事业有成了,再把孩子接回来;或2岁前送入托儿所,又或3岁左右交给全托幼儿园,您对此的看法?
孙:首先我注意到你们的杂志叫作《时尚健康》,我想说的是,一个婴儿的诞生,就是这个地球上最时尚的事,因为婴儿代表最新最高级的意识领域。这样一个生命,当他/她刚来到世界上的时候,要存活下来,需要一个人和他发生“联结”与联系,这个人就是他的妈妈,对婴儿来说,妈妈和所有其他人都不同,因为他的生命来自于她,婴儿是从母亲的生命中走出来的。
而妈妈,也刚完成了孕育一个生命的历程,这种经历,是不可多得的--男人没有这种孕育的经历,没有作过母亲的女人没有这种经历,所以,对于有幸成为母亲的女人,这种经历是独特而珍贵的:她造就了一个生命,这使她更多地关心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
所有的婴幼儿,都需要与母亲的联结,才能使他们免于精神上的恐怖与生活上的磨难,母爱帮助他们完成生命最早的过渡,奠定一生的基础,这个过程,对父母本身,尤其是母亲,也是一个完善自我和成长进化的过程。
与母亲建立联结,是自然赋予孩子的使命。如果在孩子0到3岁时,母亲没有成功地与孩子建立联结,孩子就要被迫在其他血缘相关性不大的人身上寻找这种联结,孩子一生都将不断试图从别人身上弥补这种缺失,例如青春期早恋的孩子,问题婚姻中的男女,他们在寻找的,都是爱,与关注,他们寻找的过程很苦,付出代价之巨大超过我们的想象。
从外表上看,在婴儿幼时期是否曾得到母亲悉心照顾的人差别可能不大,但其实二者在内心世界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幸福感,安全感,价值观,自我认可等方面都会体现出巨大的落差。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母亲不能抚养孩子,请求助于父亲,如果双方都有困难,至少不要将孩子寄养在别人家(祖父母/亲戚),婴幼儿时寄养会带给孩子“被父母抛弃”的感觉,更糟的是,在寄养几年后又将孩子接回来,会导致孩子“二度(被寄养人)抛弃”的感觉,所以,尽管孩子可能在祖父母或亲友家也得到爱,但这与亲生父母能够给予的爱具有本质的不同。我甚至认为,如果父母出于事业发展的考虑,要将孩子托给别的家庭带,那么,不如当初不作生育这个孩子的选择。因为是否生育,完全取决于父母的决定,一旦你决定了,就要知道,这个生命将仰仗于母亲与父亲存活,除此之外,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家庭。
记:如果职业母亲不能在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亲自带孩子,而必须求助于另一人作为孩子的第二养育人,怎样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
孙:这是中国绝大多数职业妇女所面临的现状,是极大困扰在职妈妈的问题。带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最大的辛苦在于,你需要放弃自我---你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要牺牲自己的爱好,延误事业发展的机会,这会让大多数人感到焦虑。排除这种焦虑唯一的方法就是:爱,全身心地爱这个孩子。因为孩子是纯然的充满灵气的精神体,他会唤醒我们内心最美好的部分,当我们切实感受到生命的喜乐与天然的爱,带孩子的艰苦就会被喜悦代替。
选择第二养育人,有几个需要考虑的条件,一是,她的内在是否拥有爱,是否有爱的能力。
二是,她在你的家庭中,在心理上是否能受到尊重。有太多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不尊重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而是无意识的姿态,这取决于每一个人的经历: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自己有过的不快乐的经历,错误的经验,负面的情绪。。。都可能成为困扰第二养育人的因素,使她不能够投入全部精力照顾这个孩子。三是必须要保证对方的休息时间,让他/她在带孩子之外有独自面对自己的时间,这样他/她才能得到彻底的休整,才不会因疲劳和厌倦产生影响孩子的情绪。
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妈妈要帮助带孩子的人接受正规的科学的培训,让对方掌握教养孩子正确的方法。
做到这四点,妈妈下班后,还要始终陪伴孩子。婴儿及成长期的幼儿,会凭借与生俱来的直觉,选择生命状态最高的人在一起,这是自然法则的选择,是保证不出问题的选择,所以孩子会自然选择跟父母在一起,除非第二养育人的生命状态更好更完善。
记:一个家庭可能除妈妈外,有第二/甚至第三个养育人,比如妈妈采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但爸爸和祖父母有抵触,坚持延用传统甚至落后的教育法,由于观念的冲突,妈妈觉得很孤立,甚至影响了婚姻关系和大家庭的和睦,对孩子也造成分裂的影响,您对这些妈妈的建议?
孙:这是我们从事这个教育十年来,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必须承认,人的精神领域存在不同的空间,生命状态越好的人,心态越开放,越容易接受新事物及科学的理念;相反,生命状态不够好的人,会害怕改变,会固步自封,抵触新理念。家庭纷争由此而来。
夫妻的教育理念不同,甚至因此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说明他们之间的矛盾早就存在,现在因为孩子的出生,从背景走到了前台。母亲孕育了生命,她对生命的关切与体悟高于父亲。
父亲无法经历十月怀胎的过程,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常执著于外部世界,他们更倾向于用自己的智慧推动一个事情,完成一个目标,“驯化”一个孩子。母亲不同,母亲会象探照灯一般,关注生命的成长,敏锐地感觉孩子的变化,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也会感到自我的发展和心灵的丰富。
但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在孩子青春期会师。那时,孩子已经完成了自我建构,开始对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的关注,父亲及时顺势走入孩子的心灵领域。
人都有一个误区,情感上觉得好的事,理智却不由自主地恐慌,想寻求亲人的支持与认可。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母亲要坚定,不必执意寻找丈夫的支持,在丈夫因为无法进入孩子内心而焦虑的时候,安慰他:不要着急,这很正常,在孩子十二岁前,你可能无法进入他的世界。
至于与祖父母在理念上的矛盾如何解决,首先需要母亲明确界限,即监护权在母亲与父亲手里,别人无权干涉。妈妈如果没有力量告诉祖父母这个界限,就会长久被困在矛盾与纷争中。要相信,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高于我们的时代,世界的希望永远在新生代身上,那些人类关注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教育/环保/和平,都将依靠新生代的智慧与发展来解决,这是大自然自我保护的模式。祖父母贯彻传统过时的教育理念及生活模式是对过去生活的重复,是不可取的。勇敢地告之界限,问题可能在一个月内解决。
一个平凡的母亲,当她认识到需要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来改革,就意味着世界把新的希望,通过她与孩子的联结寄托在她的身上,这是命运与自然的伟大安排。
记:在有些幸运的家庭,第二养育人非常尽心尽职,她们对孩子付出了力所能及的爱/关注/精力,一方面解放了妈妈,但另一方面,孩子可能跟妈妈不亲,第二养育人在心理上也可能存在越界,充当了妈妈的角色,您觉得从妈妈的角度,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妈妈要切实地付出。形成这种角色错位有两个原因,一是妈妈因为有帮手,而忽略了亲手照顾孩子的责任。所以妈妈一下班回家,就应该把照顾孩子的工作都拿过来,弥补白天的缺席。除非你没有这个需要,自动将母亲的角色与权利交给另一位养育人。
另外,由于带孩子非常辛苦同时也非常快乐,另一位养育人,可能会不知不觉中占有这个孩子,作为个人的寄托。这的确不好,但是人都难以逃脱自己的局限性。还有一些养育人,希望通过争取孩子的爱与支持,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有点象问题夫妻,在成年人发生矛盾时,拉孩子的“选票”。妈妈需要用心理顺这些关系。尽量多陪孩子,陪孩子睡觉,帮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记:谢谢您回答本刊的问题,请您再对我们读者说几句话?
孙: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取决于母亲。所有的妈妈,请长大吧!不要花时间精力在寻求支持上,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母亲的状态,你就可以坚定地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如果你还在心理上处于儿童状态,你就会常常陷入迷茫与无助。
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给予孩子爱与自由,陪伴他认识真理与美,帮助他建立规则,在孩子0到6岁时与他建立成功的联结,那么,无论孩子自身条件如何,身体状况如何,你都可以确信,他有不可限量的前途与光明的未来。
接纳是儿童成长和自信的土壤
接纳是儿童成长和培养自信的最佳土壤。接纳是指接纳儿童本人,接纳他的感受、个性、想法,并给予儿童尊重和关注,接纳使爱变得恒定。
接纳孩子本人,是接纳他生而为人的规律。举个例子来说,我的孩子从小就特别缓慢,2岁才开始说话;2岁多时,别人打了他时,他抬起头,愣愣地站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9岁时学兵乓球,对方把球打过来,他就推拍子,球能碰到拍子上就碰,碰不到他也无所谓,让老师都无奈得不行……从小到大,种种事迹,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是个特别机灵的人,但我接纳他天生就是这样。
另一方面,我的孩子又是个特别坚定的人。上小学时,他坚持只用脑算,不用笔算,这需要非常高度的专注,而且不能持续太长时间,难度随着年级的增加越来越大。有一次我和他爸爸为这件事和他有了摩擦,我儿子说:“你们知道吗,有一个数学家就是用形象思维进行抽象运算,我也是这样的。”我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天生的,没有人教会他使用形象思维。他就这样一直坚持脑算到6年级,后来他去打桥牌的时候,老师说,他天生就是个打桥牌的。如果从小我就不允许他脑算,强制他改过来,那么他又会怎样呢?人从事他天生该去做的事,一定能做好。每个孩子都有天分,接纳孩子本人,便是保护他的天分。
一定要接纳你的孩子,相信一点,孩子是带着天分而来的。他所有的一切都值得父母去爱,这就是孩子的价值所在。在父母的接纳中渡过儿童时期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像父母的伙伴一样,没有叛逆,理解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被接纳的仅仅是孩子错误的行为。在“爱和自由”学校里,老师跟孩子解决问题时都会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老师爱你,但这个行为不可以。”这样做的含义非常重要,所有的父母都应该牢牢记住,处理问题时要将人和事情分开。这为孩子成长提供了安全感,形成这样的信念——这件事我的确是做错了,但即使做了错事,我作为人的本身仍然是好的。
我们目前的教育中有一种倾向,总是希望孩子去展示,希望孩子讨好别人,展示给别人看,然后让别人觉得这个孩子很好。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很多层面。一次学校活动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妈妈抱着孩子在舞台旁边哭,问及原因,她大声说:“我不明白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参加活动。”甚至有妈妈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参加这个活动,那我就把你送到别的幼儿园。这些现象都是不接纳孩子的表现。
有的成人习惯性抱怨和批判,认为周遭的事物、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总有不如意之处,这也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接纳。而接纳从童年开始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从小不被接纳的人,长大以后也不会很好地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但在幼儿园里,我经常看到孩子们的接纳。有一次,一位老师指责一个小朋友,我对这个小朋友说:“你可以告诉他,你不可以这样。”小朋友说:“她就是这样子的,我知道她不会改变的。”当时我大吃一惊,意识到孩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比成人要清楚得多。当看到孩子的接纳时,我才知道什么是接纳。
还有一次,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在5岁之前都没有跟爸爸一起生活过,5岁后,一家人终于团聚,但儿子经常把爸爸激怒。一天,爸爸大骂儿子,但儿子平静而放松地坐在沙发上,没有一点愤怒,安静地看着爸爸。相比之下,爸爸站在那里,简直暴跳如雷。这个孩子在生命的前五年中没有跟爸爸一起生活,因此和爸爸没有连接。当他们生活在一起时,对爸爸和孩子而言,都面临着接纳陌生人的过程,但他们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态度,爸爸无法控制儿子时便愤怒,但孩子平静地接纳着进入他生活的人。
弗洛姆说,“我希望我所爱的,能够按自我的意愿,依其自我的方式生长和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这句话的含义是,我所爱的人应该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而不是为我行事。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秩序,如果将人沦落到服务于现存的某个人的意志,那么这个人就是反人类的。生命应该按照其原有的状态生存,才符合整体物种的进化。孩子的生命属于他自己,我们不能让孩子来替代我们的生命,这就像纪伯伦写的一首诗:
因为他们(孩子)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孩子的未来,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按照他原本的生命状态来发挥。
尊重孩子,给孩子他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
~~~~~~~~~~~~~~~~~~~~~~~~~~~~~~~~~~~~~~~
给予孩子充分的重视与关注
有的人认为重视孩子是为了孩子拼命工作挣钱,照顾好孩子的吃穿……但现在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除了物质上的无微不至,你有没有重视孩子生命本身?
对于一个生命而言,什么是重视呢?重视,是你眼中能真正看见孩子,看见他原本的模样,而不是期待中的孩子,比较中的孩子,物化的孩子。你能真正看见孩子,孩子便透过你对生命的重视和关注,建构陪伴他一生的自我价值感。孩子需要被关注,需要受重视,全都是为着建立一样东西——“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是有价值的。”
1、父母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特征,便是与世界浑然一体。婴儿在妈妈腹中时与妈妈完全的共生,这是他唯一的经验,而出生后,这种共生的经验转移到了整个世界,婴儿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手和腿。由于婴儿尚未把自己和照顾者剥离开,照顾者不高兴,孩子就不高兴;照顾者有情绪,孩子就有情绪。孩子自然复制了父母的内在世界、心理和情绪,父母态度不好的时候,孩子就会以为自己不好。婴儿天然就是这样的,所以你的内在世界直接影响孩子。这种影响不单单在于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内在的存在状态。我们在生活中时刻体验着内在的状态,比如,一个人火冒三丈地说:“昨天我跟谁谁谁说话,他边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椅子上,边对我说了一句话。那句话很客气,但我知道他不把我当人看。”他感到对方不重视自己,对方的行为和姿态伤害了他的自我感,让他很难受。
让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内在环境中,关键看照顾者的心理状态是否成熟。有许多成年人在心理上还停留在童年,希望别人像妈妈一样重视自己,当对方不能如愿所偿地表现时就不能接受。这个现象在中国人身上似乎更为明显。一次外国老师开办的心理培训课程上,那位老师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学员并不看重提问,而是努力想表现自己。有一天他终于说:“请把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上拉开,放在一件事情上。”我发现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每个人都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力,而不能专注于事件本身。当我们的成长只重视头脑、思维和认知的发展,而让心理、情感和情绪的发展匮缺,以至于内心停留在童年的状态,其结果就是这样。
2、工作让儿童确认自身的价值。
孩子通过工作来确认自我价值,所谓的工作,就是孩子自发的、有目的的、专注的任何操作。当孩子进入工作状态时,他开始经历完整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儿童非常满足而自信。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准备充分的环境和充足的材料,配合他当前的工作需要,一定要让孩子有事情可做。如果总是让孩子做成人认为重要的事,总是向他灌输成人的学习观念,不让他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孩子将难以获得很好的自我价值感。
3、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孩子。
在任何社交场合里,我们都要正式地把孩子介绍给对方。一次,家里来了一位朋友,我介绍完毕后,他把手伸向儿子,一直等着与他握手。我儿子看了许久,我知道他不知所措,但朋友给了他调整内在的时间和空间,等他调整过来并知道如何做时,他终于将手伸了出去,和朋友握了手。后来我带9岁的孩子参加同学聚会,当我向别人介绍我儿子时,他很自然地主动和别人握手。在平等的社交氛围中,他在学习和使用礼貌。当你把孩子当成重要的人在关系中出现,并且让孩子感觉被人重视,你的朋友也会尊重的对待你的孩子,这种状态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会让孩子产生价值感以及被爱的感觉。
4、让孩子为自己说话。
重视孩子不在于“你重视”,而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重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让孩子能够表达自己,行使自己的意志。因为人本身就是意识的产物,如果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意识表达出来,并且他的意识受到了重视和尊重,而且这个意识又能够得到孩子自己以及家人的实施,这个心理历程会让孩子的生命感觉到:我是重要的,我是被认可和重视的,我的意识是可以被我操作的。而这个被操作之后的意识就形成了意志。儿童下一次再做时,就凭借着意志逐渐变得强大,真正的价值感就蕴藏在意志之中的。所以,我们建议孩子的养育者遇到事情时,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并且不论他的动机如何,都要给他说真话的机会。
我观察许多父母和孩子相处的状态,发现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双方并不对话,而是刚一说话父母就在说教孩子,你这个事情做得不对、看到了没?我告诉过你吧……父母很少平等地听孩子在说什么。这个时候,父母不是父母,而是扮演者教育者、法官、审判者的角色。
一位妈妈记录孩子爸爸陪伴孩子的经历,她写道:
“爱人很少在家陪伴女儿和我,今天,他终于可以陪伴我和女儿一起看电视,看的是《皮诺曹》。当皮诺曹撒谎时,他的鼻子迅速地长长了,看到这里,老公马上对女儿说:‘看见了吗?撒谎是要长出一个长鼻子的!’女儿听到爸爸的话说:‘爸爸,不是的,撒谎是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的。’老公很窘迫。又看一会儿,老公又说:‘你看到了吗?他是一个坏人。’结果又招来女儿的反驳:‘爸爸,不是这样的……’我狠狠地瞪了老公一眼,真希望他别再说话。”
就是这样,爸爸和孩子呆在一起,总想借机教育孩子。很多父母不是法官,就是教育者,同时又是审判者,而不会扮演父亲或是母亲的角色。
想让孩子真正地独立起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要让孩子为自己说话。我特别爱听交响乐,爱看芭蕾舞,我认为我的孩子也应该受些熏陶,总是连哄带骗地想让他去。有一次,我给他买了票,可他坚决不去。我告诉他,这张票很贵,想方设法地动员他去。儿子说:“我想让你知道,不是故意让你浪费钱,而是你必须学会尊重我。”
5、选择和尊重孩子的意见。
遇到一些问题时,我常让儿子帮我出主意。有时候他的主意真的很好,于是我采纳了,并且给他支付报酬。这么做让我们双方都很愉快,我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而他得到了重视自己观点的经验。
因此,有一些家庭活动的决策是应当让孩子参与的。比如周末去哪里玩,孩子的房间如何布置,买日常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一家人商量。如果觉得孩子提出的建议不错而又现实,就采纳孩子的建议。这样便给了他一次机会和体验,让他知道自己的观点是重要的。这就等于给孩子了一次建构和产生意志的机会,完成整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6、和孩子在一起。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说:“为了孩子啊,我天天出去工作,很辛苦啊,都是挣钱为了孩子。”我经常会问他们:“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跟他在一起。“你说你爱你的孩子,你却不跟他在一起?”
爱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想法。爱是真实的想在一起,想跟他处在一起并且不想分开。这就是爱。爱并不会通过我们的辛苦传递给孩子,而是依靠和他共度时光,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爱。
7、对等的交流。
在我家,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家电买回来我们都直接交给儿子打理。有的家电安装起来很复杂,我们就给他付报酬,比如装一个柜子100块。儿子很快找来同学帮忙,完成一件事后,他会很高兴又满足。
除了生活上的事,有时遇到情绪上的问题,我也会平等地跟孩子交流。有一次,儿子不想上学,可我不想让他请假,就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情绪不好。”我说:“情绪不好你就不想上学,那可不成为理由吧?”他哭了,然后对我说:“我记得有一次你情绪不好,在家里休息了三天!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可以用三天来调整你的情绪,而我用半天就不可以!”儿子说得很有道理,任何人情绪不好时都有权利用自己的方式来调整。于是我让他请了假,在半天里,我们讨论他的情绪,讨论他不想上学的原因,做了一次很好的分享。我们想让孩子明白一些事时,必须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事件,然后和孩子进行对等的交流。
家庭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孩子和妈妈、孩子和爸爸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中保持这样的序位,孩子才能感受到安全感,感受到被重视。
正常的家庭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夫妻俩手拉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这是最正常的家庭关系。因为小朋友要受到爸爸妈妈的呵护才有安全感。妈妈是情感的代表,爸爸是理性的代表,孩子靠情感来滋养他内在的生命,靠理性来发展他外在的世界,两者必须是同步的。
但大部分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是有问题的,这类问题是家庭关系的无序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如果爸爸很喜欢女儿的话,家庭关系就变成爸爸拉着女儿的手,妈妈站在父女的后面。在这种关系中,女儿就代替妈妈成了爸爸的心灵伴侣。无形之中,漫长的生活岁月,这样的关系对孩子会有一个沉重的生命压力。因为这个女儿从小就会觉得,我必须代替妈妈承受爸爸生命中的一部分。等她长大以后,她也永远没有办法来正常面对她的爸爸。因为她觉得她有责任使爸爸幸福,她代替了她妈妈的位置。由于她代替了妈妈的位置,她就把妈妈的责任背在了自己的肩上。
另一种情况是:妈妈跟孩子手拉手,爸爸站在后面。这种情况下,儿子就代替爸爸成了妈妈的心灵伴侣。这个孩子就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妈妈从心理上就会把一切依赖于他,“我跟你相依为命。”这样,孩子就成为妈妈的丈夫,妈妈的幸福与一切就由孩子负责了。这就是家庭关系的乱伦,我们说的乱伦绝不是因为身体上的问题,而实际指的是家庭的秩序混乱。这种混乱导致夫妻其中一方被排除到家庭的归属之外。这就会带来家庭的不稳定、关系的纠葛以及同外在关系的问题。同时,也会造成孩子未来婚姻中的问题。
以上两种情况下,孩子会有安全感吗?这个孩子他不会觉得他受到了重视,甚至他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错,是他导致了爸爸这样,是他导致了妈妈那样。儿童会自我责备。
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状态很好的话,家庭的序位排列非常重要。到我们的学校你经常会听到老师说:“这个妈妈拿他的儿子当心灵的伙伴。” 你会问:“那这个孩子会不会不正常,不健康?”“是的。”他是个孩子,他还承担不了做丈夫或是做妻子的责任,他需要成长,他需要在完全的关爱中成长,他不需要有负担,他必须要把他所有的生命能量都放在自我成长和自我建构上。
所以我们说,家庭关系中第一位是夫妻关系,其次才是孩子和妈妈、孩子和爸爸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说:“孙老师,我让我的孩子跟某某的孩子建立关系,那他长大以后,人际关系就会很好。”我要说的是,这并不是关键,核心的问题是,他未来跟任何人的关系都取决于他跟爸爸妈妈关系的模本。
自由中的规则——2011年爱和自由科学教育公益巡讲深圳站讲座内容精选
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系统中,“自由中的规则”这个环节是我们生命里面的声音和外面的物质世界以及社会价值系统相连接的一个环节。为什么呢?我举一个例子,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观察到,新生的婴儿跟我们有着特别大的不同。不同点在哪里呢?就说最近我看到的两个婴儿。第一个婴儿才有五六个月,婴儿想把手伸到嘴里,当他伸到一半的时候,他的奶奶在婴儿身后做出很惊讶的动作,婴儿并没有扭头看奶奶,但他把手停住了。接着,我能感觉到,这个婴儿就在里面做挣扎,他挣扎的是:我是照顾奶奶的想法不把手放在嘴里呢?还是满足自己的愿望放在嘴里呢?他做了很长时间的挣扎之后,把手放了下来,一头栽到妈妈的怀里,难受得不得了。婴儿这个内在的过程他奶奶是不知道的,因为她读不懂这个孩子里面的世界,她不知道,这个婴儿在照顾大人的心理。
另外一个孩子是妈妈跟爸爸生气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小朋友坐在那儿玩,妈妈很生气地在想,“老公太糟糕了。”就这样在心里指责孩子的爸爸,她刚这样在心里指责着,他的孩子停止了玩耍,警觉地看着妈妈。妈妈意识到了,就回过头看看孩子,心想,我的孩子已经知道我在指责他爸爸了。我并没有说出来,但我的孩子已经读懂我了。然后这位妈妈心里就想,“我不应该这样。”她这样一想的时候,孩子就低下头继续玩儿起来。
很多人不知道孩子里面的世界。我去一个朋友家,夫妻两人在吵架,他的孩子坐在走廊里一直远远地看着,一直看着我。那个孩子很瘦弱,每一次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焦虑地在家哭着说:“我要去见孙老师。”每一次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我知道他的内心在想什么,在他的家庭里他在照顾他的爸爸妈妈。虽然在生活上需要妈妈来照顾,但在心灵上他承担着爸爸妈妈的那一份东西。但这一部分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得懂的。
我要说,儿童尤其在头三年的过程中,不是依靠耳朵听,来跟你交流的。由于儿童的思维系统还没有形成,他就依靠他生命中一个特别高级的东西认识这个世界,你心里刚一起念,他就马上明白了。所以当你心里一怒,还没有指责的时候,小孩子就站在那儿哭了。你一定会说:“你太娇气了,妈妈还没说你就哭了。”你不用说什么,因为你要干什么他已经知道了。
所以在我们学校里经常看到小朋友是这样子的,老师还没有张口,小朋友就回答了他要问的问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知道你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但是你不知道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所以你就要求他,要求他,要求他……,当你这样要求到5、6岁,7、8岁的时候,他完全变成了你的样子,如果他变成了你的样子,你就耽误了他出生的时候已经被进化了的那个历程,这样的教育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我让我的儿子变得跟我一样,那是可怕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已经被进化了。因为我们读不懂儿童,我经常会看到孩子是那个意思,父母却理解成别的意思。我每天上班的时候,门口都有一群小孩玩,有一天几个小孩站在一个高台上,不断地往下跳。一个小孩,大概有两岁多三岁,他也站上去,想从高台上往下跳。你知道他为什么想往下跳吗?人的世界是有空间的,心灵也是有空间的。那个小孩要看自己从上面跳下来心理的承受空间究竟有多大,所以他就想跳下去。他的前面还有有一个孩子,就要轮到他了。就在这个档口的时候,他奶奶过来以后不让他跳,为了摆脱奶奶的制止,他就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结果他把对方也撞了,自己也摔了。奶奶就说:“你看,我不让你跳,你跳下来是怎么样了?”大人是不是每次都这样?
电脑现在发展到很高的级别了,但我们的内在还是286,现在新生的小孩出生的时候已经被升级了,他们兼容我们,我们兼容不了他们。这种进化的状态实际这么多年来一直不为我们所知。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要有一个东西来规范我们,使我们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把更大的成长空间给儿童,使我们不再把那么多的暴力使出来。那么这个时候需要什么呢?就是需要规则。
模仿没有对与错
海的鹿鹿妈妈说:“我儿子现在1岁4个月,非常喜欢去厨房看大人炒菜、蒸饭、烧开水,喜欢自己打开橱柜,拿出勺子、铲子、油桶、酱油桶、水壶玩耍。我个人认为只要安全,又有大人看着小孩,就尽管让他看,让他玩儿。他玩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我婆婆认为要让小孩懂规矩,要让小孩明白这些是厨房用具,不能用来玩儿。认为我太惯着他。我不知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模仿”这个词,使用在这个1岁4个月的孩子身上是最合适不过的。只是很多老人并不知到“模仿”是0-3岁期间很重要的智力发展过程。“模仿”是指孩子重复原型所显示的行为,模仿实际是儿童认知在行为上的一种确认,一直发展到确定他们所属的范畴,也就是将自己的属性归类。这个意思是说:如果孩子看到某一行为自己无法确定而不能完成时,儿童就不会模仿,而会苦恼和焦虑。而两岁左右最明显。
在许多儿童的科教片和儿童认知发展的教材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婴儿靠在垫子上,父亲的脸对着他,伸出舌头,婴儿也伸出舌头,父亲笑了,婴儿也报之以微笑。”这是婴儿在几个月时,有选择性的模仿。当孩子的年龄成长到2岁时,孩子不但模仿各种行为而且开始模仿社会性行为,并且可以把行为协调起来,系列模仿,因为儿童的模仿是有选择性的,而这个期间,儿童特别喜欢模仿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炒菜,他也炒菜;父母扫地,他也扫地。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孩子还会经常性地重复父母的语言、表情、重复父母的某些特定行为。儿童要透过这一个过程由一个简单的生命状态过渡到一个更高的状态中,也是儿童从内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最早期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半年的时间。表面上看这一阶段的孩子似乎没有自我,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孩子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才能形成自我。
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很好地度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就会滞后,所以我们也常常看到5、6岁的孩子模仿老师或一些大孩子的行为。鹿鹿妈妈说的模仿行为相对更容易接受,而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看起来似乎更加无聊的模仿,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带着巨大的喜悦。父母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重复这样毫无意义的举动,就会制止儿童。而这个制止的过程恰恰破坏了儿童敏感期的正常发展,从而妨碍儿童智能和认知的发展。智能发展的阻碍必然会伴随相应的心理问题的出现,这都是成人后大脑平庸的一个早期的现象。
J.凯根说:“对于儿童,模仿可以是一种获得愉快、力量、财富或别的渴望目标的自我意识的尝试。”所以我能给父母的最好的建议就是:一、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二、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满足儿童模仿的需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儿童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