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如何正确培养和引导孩子的竞争意识?端正孩子竞争的心态? 小巫:如果一个孩子竞争意识超级强烈,争胜好强,恐怕根源在于家人平时过多鼓励他参与竞争,并且要求他必须赢,必须事事第一。孩子则感受到,只有事事做到“最好”,家人才接纳他、爱他,于是他拼命地去争、去赛。但是这样的竞争,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综合来说,让未到年龄的儿童参加比赛、竞争和考级的弊端在于: * 儿童尚不能认识比赛的意义,他们甚至没有竞争和输赢的概念。根据多项调查,5、6岁的孩子更喜欢大家一起玩儿,而不是跟同伴开展比赛。突然把他们和同伴推到竞争对手的位置上,会让孩子混乱不知所措。过早的竞赛破坏孩子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无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 * 根据欧洲在1999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过早开展竞争不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容易导致他们相信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他们缺乏自发性和创造力,增加他们的攻击性,也会导致他们为了获胜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作弊。 * 儿童在建立自我意识之后、大脑发育完全之前,特别是3岁-12岁之间,处于形成自我评价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他们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局部性和片面性,他们无法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无法全面理解输赢的含义。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建立在行动结果之上。过早参加竞赛,无助于儿童形成客观、全面、积极的自我评价。他们很容易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 当儿童形成用竞赛结果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习惯时,他们既不能完全接纳自己,也不能客观看待他人,尤其是不能经受挫折。输了的孩子往往全盘否定自己,自暴自弃;赢了的孩子并非获得真正的自信,而是误以为自己事事处处必须占上风,只有永远“得第一”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即而是自我肯定)和关爱,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对于那些他们没有把握获胜的事情,他们往往会畏惧退缩不前。 “成功”的内涵应该是进行努力、享受努力的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丰富经验并增强自信。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将“成功”狭隘地定义为“赢”。无论什么样的比赛,第一名/冠军,永远只有一个,大家都去争这一个位子,最终注定只有一个人能坐上,其他的孩子都会“败北”。他们应该怎样定义自己呢? “比赛”(competition)的拉丁语词根是由com“共同”和peter“努力”这两个字相结合,也就是“共同努力”的意思。协作大概才是人类天性,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割喉竞争。 学龄前儿童最需要培养的,是良好的自我评价。一个自我评价很高的孩子,不畏惧挑战、能够承受挫折、也懂得自律。 6 孩子谦让和竞争的行为是否与孩子自身的性格有关?家长应该如何对待? 小巫:一个孩子是否更倾向于谦让、或者更倾向于竞争,的确跟他自身的性格有关。有些孩子天生比较温和,有些孩子天生具备更多的进攻性。成年人也一样,有些人更内敛,有些人更奔放,个性千变万化,这个世界才多姿多彩,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向一种秉性看齐。 孩子到底更谦让还是更好胜,还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天性占一部分,家长的养育手段占一部分。作为家长,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接纳孩子的天性。很多时候,孩子的天性跟我们自己的十分相似。如果我们不喜欢自己个性中的某些部分,我们就很难做到接纳孩子与我们相仿的部分,而是企图改变他,让他变得不像我们。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而且不会有什么良好的收效。 比如,我们很难要求一个内向害羞的孩子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只能顺应他的个性,观察他到底有什么迂回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相信孩子的智慧,相信他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中的小红,并非缺乏竞争意识,而是安全感比较牢靠,具备生存智慧的孩子。她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实力,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以温和迂回的方式解决玩具被抢的局面,巧妙地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她对自己的评价很高,不需要以赢得第一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她不畏惧压力,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拒绝参与无谓的比赛,护卫自己享受过程的权利。我们不难看出,她的一切作为,最终获益者,是她自己。事实上,她是一个极具竞争实力的人。 7 有人认为,竞争和谦让适应于不同的人际关系状态,两者并不对立,应该区别对待。要把握好谦让和竞争的尺度,讲究谦让和竞争的方法,对此您是如何看的? 小巫:谦让与竞争的确并不对立,至于尺度的把握,更是成年人考虑更多的问题。孩子基本上靠本能来行动,在行动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我们无须将自己的经验以智性的方式传授给孩子,孩子跟我们是不同的个体,我们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他们。 8 有人认为,对于孩子是喜欢谦让还是争强好胜,家长别过多地加以干涉,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解决问题。对此您怎么看? 小巫: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的确应该放手让孩子通过体验来学会与他人交往的原则。家长过多干涉,会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一般来说,家长保护过度的孩子会表现的比较怯懦,习惯依赖成年人替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不可能事事处处都帮助孩子,不可能跟他一辈子,什么都替他出面。 我们还需要意识到,谦让意识是逐渐建立起来的,而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给孩子时间来进行实践,让他们慢慢积累经验,帮助他们梳理、疏导情绪,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