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奶粉喂养,宝宝呛奶的情况总是经常发生,宝宝呛奶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小脸发青、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等液体混合物,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猝死。 实际上,普通呛奶只需要爸妈简单处理就能恢复化解;但喂养方式不正确也会引起意外发生…… 什么是呛奶?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反射还很薄弱,会咽失灵,吞咽时气管口没有盖严,奶汁容易误入气管。1岁以内的宝宝最高发。 这些情况更容易发生呛奶↓ 1.喝奶时姿势不对。姿势是发生呛奶的重要原因之一; 2.宝宝患感冒的时候,容易因为呼吸道本身不通; 3.喂的时候速度过快也会呛奶; 4.奶嘴开洞太大,会影响宝宝喝奶的速度,从而呛奶。 呛奶了怎么办? 如果宝宝呛奶后呼吸很顺畅,可刺激其身体让他再使劲大声哭泣,观察婴儿哭泣时的吸气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 如果声音哭声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脸色青紫,要马上送医越快越好。 要是宝宝哭声有力、脸色红润,则表示一时没大问题,可再观察一阵。 宝宝呛奶,可以这样做: 1.侧向一边 平躺时发生呕吐,要迅速把宝宝小脸侧向一边,并轻拍后背,以免吐出物因重力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 如果宝宝吃奶之初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胃内空虚),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倒空引流出来。 2.清理口腔 如果吐、溢出奶水较多,用手帕、毛巾卷在手指上伸入口腔内,进行快速清理出来,保持呼吸道顺畅,免得阻碍呼吸。 清除口腔比鼻腔重要! 3.刺激哭叫咳嗽 发现婴儿呼吸不通或脸色变暗时,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马上让宝宝趴在大人膝盖或床上(硬质床),微微用力拍打背部帮助咳出。 上面都做了但宝宝还是没反应,尝试揪掐刺激脚底板,使婴儿因感觉疼痛哭出来,恢复呼吸以免缺氧。 4.辅助呼气 抢救者用双手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使其腹压增高,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缩小的冲击力,使气道呛奶部分喷出。待手放松时,患儿可回吸部分氧气,反复进行使窒息缓解。 5.倒立体位 倒提小孩两只脚,使孩子头部朝下,轻拍他的背部,有时可将异物排出。 6.平躺体位 如果孩子已经昏迷而躺倒在地上,可把他放平,仰卧,用双手推压他肚脐与剑突之间,在按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孩子口腔,看异物是否已经排出,如果已经排出,应立即清除,否则会被再次吸入气管内。 在进行家庭抢救的同时,应同!时!拨打120呼救,或准备急送医院抢救。 喂奶的注意事项! 1.喂奶时间要注意 不要等到宝宝非常饿了再喂奶,吃得太急很容易被呛到;宝宝很饱的时候,也不要强迫吃奶,宝宝心存抗拒易发生意外。 不要在宝宝大笑或大哭的时候喂奶,会容易呛到,所以切忌在宝宝情绪激动时喂奶或喂奶时逗ta。 2.喂奶姿势要正确 不要躺在床上喂奶,平躺喝奶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姿势之一,宝宝上半身微微仰起(上半身成30~45度),斜躺在妈妈怀里更利于吞咽。 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奶瓶底应高于奶嘴,防止宝宝吸进空气。 3.喂奶速度要控制 如果麻麻奶量充足,可以用手指按压乳晕或夹住奶头,减缓乳汁流速。注意咪咪阻挡宝宝呼吸。人工喂养的奶嘴孔大小要适宜,喂奶前将奶瓶倒置查看奶水流速,若呈线状流出则说明流速过快。 要是使用配方奶,要确保奶粉是按包装注明的比例冲泡的,否则奶水过浓更易使宝宝呛奶。 更不能大力摇晃奶瓶,气泡会引起宝宝打嗝。摇匀奶粉应握住奶瓶中部,按同一方向水平轻摇瓶底。 4.喂奶时要善于观察 喂奶的时候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是否堵住宝宝鼻孔,若发现宝宝口鼻变青或溢出奶水,应立即停止喂奶。 5.喂奶后帮助排除胃内气体 喂完奶后将宝宝竖抱在肩头,轻拍宝宝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到床上,以免吐奶。 宝宝刚喝完奶别马上躺下,稍微抬高上身抱一会,或者先侧卧再仰睡也能降低呛奶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