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丁香医生: 我在经历了分娩之后,才知道,为什么大夫一直强调「无痛分娩」只是「镇痛」,不是「无痛」…… 对于宫缩痛,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描述: * 大约有 50% 的产妇分娩时感到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其中 20% 感到极其严重的疼痛,甚至达到「痛不欲生」的地步,初产妇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44%; * 这种疼痛除了有助于产科医师判断产程进展程度外,对产妇和胎儿无任何益处。 * 分娩痛不仅是一种躯体上的疼痛,还容易唤起人内心曾经的重大创伤,也是诱发产后抑郁的原因之一。 我自认为意志力薄弱,所以就提前预定了「无痛分娩」,临产的时候,深感自己的决定十分明智。 镇痛和「无痛」是两回事 在整整一夜的痛不欲生的宫缩之后,清晨七点,麻醉师裴大夫终于出现了,我仿佛一个即将溺水的人,看到一根稻草近在咫尺。 「抱住膝盖,团成一团,宫缩来了也不要动啊!」根据裴大夫的指令,我躺在床上,背对着她,大大的肚子和大腿艰难地贴在一起。 裴大夫坐在床边,给我注射完麻药,就开始了穿刺。 无痛分娩更确切的称呼应该是「分娩镇痛」,就是采用各种方法让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觉降低。 无痛分娩的方法也很多样,比如包括拉玛泽呼吸法,还有水下分娩等。除此之外,就是使用麻醉方法了。 目前应用最广泛、效果最确切、最安全有效的麻醉法就是我采用的「椎管内阻滞」: * 这种方法能让产妇一直保持清醒,随时吃东西喝水; * 在减轻宫缩痛的同时,不影响宫缩和腹肌力量; * 可以降低准妈妈的氧耗,降低宝宝宫内窘迫的发生率; * 分娩后脐带血中的麻醉药浓度明显低于中毒剂量,可以认为对宝宝是无害的。 当然,这种方法需要有专业的麻醉医生来操作。 裴大夫在我的椎管里硬膜外放置入一条导管,导管的另一端和一个镇痛泵连接起来。当觉得疼痛难忍时,就可以按一下镇痛泵上的小按钮,低浓度的局部麻醉药物和小剂量的镇痛药物,就会通过这条导管,注入到我的椎管里,疼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暂时的缓解。 裴大夫在麻利地操作着,宫缩痛还在一阵阵加剧,就在我觉得快忍不住时,身后传来一句「好啦」!紧接着,腰部脊椎处有一阵凉飕飕的感觉,沿着一条直线放射到臀部。裴大夫说这种凉飕飕的感觉就对了。 果然没多久,宫缩再次起来时,好像没那么痛了,腰腿部的酸胀也有所缓解。从地狱到天堂,大概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然而,正在姑娘我如释重负时,裴大夫发话了:「刚才那个只是试一下通不通,你现在还没到活跃期,所以这个药物现在不能持续给你用;等这阵药过去了,你自己也不要按那个按钮,不然万一宫缩慢下来或者停止,就麻烦了。产科大夫说可以的时候再用吧。」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病房里一片平静,每次宫缩间隙,我会疲惫地短暂昏睡过去;每次宫缩起来时,我又用各种方法努力度过。紧张、焦虑、难过……种种情绪在无声中交织。 想起我在孕期,经过长时间的咨询、学习和纠结后,终于鼓起勇气决定顺产,勇敢地面对疼痛。 曾经以为自己做好了坦然接受分娩疼痛的准备,也多次安慰同在纠结的姐妹,甚至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成长」了。 然而,事到临头才发现,对于宫缩痛,怎样准备都是「不足」的,任何文字都是苍白的,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懂。 全指望分娩镇痛,坑娘啊! 时间到了中午 11 点,大夫又一次来内检。 好消息是:终于可以使用分娩镇痛了! 坏消息是:我按了镇痛泵上的小按钮后,却发现——没用! 无论如何按,疼痛都没有缓解的迹象。难道是装置坏了?难道是管子堵了?又或者我属于那 3% 的镇痛失败? 麻醉科大夫急匆匆赶来做了检查,一切正常。那么只剩下一个解释: 分娩镇痛确实缓解了疼痛,如果没有镇痛,只会更痛;而现在最明显的效果就是,疼痛维持在了现有水平。 又一次高估了分娩镇痛的效用。这就好比,看到一根救命稻草漂到跟前,并被落水者抓住后,却发现它只是一根稻草,这比看不到稻草、抓不到稻草,会更让人感觉绝望。 还有什么招儿呢? 对于不采用椎管内阻滞这一方法的产妇,可以「打一支杜冷丁,大部分人能够迷迷糊糊睡一觉,醒来时一般宫口就开全了」,但是我这样的就不能重复使用了。 又或者,可以坐瑜伽健身球,寻找相对舒适的体位。然而,由于担心在麻醉作用下,腿部控制能力下降,坐球会造成危险,所以这个招我也不能使用。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是行的呢?如果当时病房的窗户离我近一点,我可能直接从窗口跳下去。 下午 2 点,裴大夫下了手术赶过来看望,并往镇痛泵里又注射了另外一种麻醉药物。 很快,我觉得腰部和腿部迅速放松下来,疼痛感极速退去,再次宫缩时,只剩下了轻微的酸痛感。 就这样,我迷迷糊糊地睡了两小时。本以为会这样幸福地等待宫口开全,然后愉快地进入产房。 哪知道,4 点时产科大夫内检发现,我这产程进展太慢了,远远不达标。产科大夫果断地弄来了催产素。才刚挂上点滴,宫缩就迅速恢复到 2 分钟一次的频率,疼痛感觉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强度。 我觉得,不仅小腹是疼痛的,整个背部、两条大腿,尤其是大腿根内侧,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在强烈扭曲和撕扯着。 产科大夫说,大喊大叫对于缓解疼痛没有任何效果,还会白白耗费体力,反而不利于分娩。 就这样,在疼痛的巨大折磨中,我只能咬紧牙关,尽力坚持。 终于要生了 1个多小时后,我有了强烈的便意,于是喊来了大夫。终于听到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宫口开全了,去产房!」 一大群医生护士动了起来,有人移设备,有人推来移动床,有人开始指挥家属挪动我……最重要的时刻即将到来,而我却觉得,体力好像快没了。 还能顺利地生吗?一切仿佛病房门口那条不知道通向哪里的走廊一样,在那一刻,成为了最大的未知数。 这件事,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 真正分娩前那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宫缩疼痛,绝对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在精神上,给了你藐视此后更剧烈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这整个过程,其实让一个少女体内,能够生长出关于坚韧、关于自信、关于爱的新芽,来为此后更加高难度的「母亲」模式,做好准备。只有在顺产的先头战役中经受住了考验,才能在此后「当妈」的打怪升级中,取得更好的战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