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其实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为什么我们都会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就看父母如何在纸上挥墨”

每每谈到教育,做父母的都想问:如何才能教育一个成功出色的孩子。总是看到有的孩子贴心的和小棉袄一样,有的孩子坏到身边的人都嫌弃他们。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这两天看到一则新闻:

因母亲不让10岁儿子玩手机,孩子当众对母亲猛踢5脚。

 


1.png

 

如果看到视频的人可以看到,一名小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亲妈飞踹了五脚,伴随着怒吼,情绪十分激动。而妈妈则是无助的站着挨踢,随后往孩子奶奶身后躲了躲。

 

很多网友看到这则视频都表示出了愤怒,但老实说,这位妈妈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无辜。

 

这个妈妈让我想到一句话:慈母多败儿。

 

10岁左右的孩子敢做出这种行为,一定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并且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埋下隐患。

 

看到这种新闻真的是瞠目惊舌,很多人不禁说这孩子怎么这样,怎么可以对妈妈下手,但是社会又非常多的诸如此类的新闻,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孩子这样,真的是孩子本身吗,10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其实原本源于这个家庭带给他的

 

这个孩子,让我想到,这个家庭从小就顺着他,要什么给什么,小时候,不给就哭了闹,发发脾气,愈演愈烈,孩子从一开始的不满足哭闹演变成对父母的恨,这才最终演变成对母亲拳脚相向。

 

谁之过?不置可否

 

千万不要为了任何事,而忽略孩子的教育

 

既然一开始就决定生孩子,就该有这个准备,孩子不是一只小猫或者小狗,养了玩玩,任他干啥的。既然要了孩子,就本该对他的教育,成长,一生,付出责任。


2.png

 

很多家庭父母都在辛苦赚钱,很忙,忽略到孩子的教育,他们总是说自己很忙,是的,赚钱是重要,可孩子的教育耽误了却是一辈子无法弥补的事情,有的毛病一旦养成,纠正会很困难,有的甚至根本改不掉。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象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很多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射。

 

比如父母喜欢看书,孩子也会喜欢,父母喜欢玩游戏,孩子也会如此,母亲喜欢打扮,女儿也会爱美,父亲会说脏话,责儿子也会变成这样。这一切都已经成为教育的定律。

 

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榜样!

 

我们说家庭是一所学校,但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方式,它通过家庭环境氛围及父母的言论。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


3.png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

 

两大家族,不同境遇

 

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

 

同样在英国,另一个珠克家族,与之相比则大相径庭。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个家族至今已传下八代,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

 

根据上述两种情况让我们来一起设想,珠克家族中的某个人,当他孩子婴儿时,就被爱德华家族抱养,那这个人又将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反之又会怎样?家族最初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将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两个英国家族留给后人的启示。

 

4.png

 

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除了给了他生命,重要的是陪伴他的教育成长,孩子时期是最易塑成一个好孩子的,也是最容易领一个孩子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