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给打算母乳的mm们

  • 宝宝两个月,现在开始完全奶粉了,为了催乳用尽了N种方法,虽然自己失败了,但想把用过的各种方法分享给即将为人母的妈妈们~首先,如果你有奶,千万不要着急生气,切记切记!这是我的惨痛教训啊!em40


    废话不多说了,上帖子!

    讨论区
  • 婴儿吸吮得越早,母亲泌乳就越早;婴儿多吸,母亲就多分泌;婴儿少吸,母亲就少分泌;婴儿停止吸吮,母亲就停止分泌乳汁。在分娩后,位于大脑颅底部的垂体前叶就开始分泌一种叫泌乳素的激素,这种激素能刺激乳腺合成脂肪、乳糖和蛋白质,使乳腺分泌乳汁。当婴儿吸吮乳头时,感觉冲动迅速将信息传导到垂体前叶,促其分泌泌乳素。泌乳素经血液到达乳房,使泌乳细胞分泌乳汁,这个过程称为“泌乳反射”。宝宝可自己定餐的,宝宝吸多少就产多少奶出来奶少的情况下咱们额外的挤奶,吸奶器吸奶是增加乳房刺激,促进泌乳素分泌您要象哺乳新生儿一样每天至少十二次以上,每次哺乳后马上挤奶,挤不出也请挤够时间每侧各十分钟如果两次哺乳时间间隔了两小时,宝宝不吸或者没醒,也请您马上排空出来,这时每次各吸二十分钟了

    听我的,你可以加入我们同预产期/同城微信孕期群 ,在这里有很多有经验的姐妹,基本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添加群主微信bbyouxi01拉你进群,赶快点击这里打开微信入群吧。

  • 一、   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足够的睡眠
    <br/>二、   经常排空乳房,不涨也要排空,每两小时一次,每天至少哺乳八到十二次以上。
    <br/>三、   早餐吃面条,这也是发奶的好东东哦
    <br/>四、   每天两餐甜酒冲鸡蛋喝,把鸡蛋打散和甜酒一块煮熟喝,配合催乳品很灵的。
    <br/>五、   喝鱼汤,把鱼煎香放姜蒜中水,煮成奶白色喝,每餐一碗就可以了。
    <br/>六、   多喝豆浆,可提高乳汁里的蛋白质。
    <br/>
    <br/>七、   临睡前最好喝杯热热的水或者牛奶,第二天早上起来时,亲会发现乳房好涨的。
    <br/>发奶五要素--多喝汤水、多休息、好心情、有自信、宝宝多吸、
    <br/>多喝汤水:母乳的都是水分,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妈妈要多补水、
    <br/>多休息:让妈妈好好休息,让乳腺好好休息,为下一次的冲刺做好准备、
    <br/>好心情:心情不好肯定会影响乳汁分泌的,而且不好的情绪还会传染宝宝哦,所以妈妈心情好实在太重要了,mm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哦!
    <br/>有自信:mm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没有没有奶的妈
    <br/>宝宝多吸是王道:奶水分泌的原理是宝宝的吮吸刺激大脑,向血液中释放泌乳素,泌乳素使乳腺腺泡细胞自血液里吸收水和养分,生成乳汁,也就是说,宝宝吮吸的时候乳汁生成,不吮吸的时候乳腺几乎是停止工作的或是很缓慢的工作,所以奶水攒不出来的,宝宝吮吸时生成的乳汁假如没有被立即吃完或吸空,那么身体会自动吸收掉的,并且妈妈的大脑收到的信号是“宝宝不需要我分泌那么多,我分泌那么多她吃不完”,那么妈妈自然就会少分泌了,这样奶就越来越少了,而如果宝宝不断的吮吸,妈妈的大脑就会收到信号“我分泌的太少了,我要加油,才能满足宝宝”,这样妈妈就会分泌更多乳汁..所以,千万不要攒奶,不要以为奶少,就存起来够一定的量再喂宝宝,这种行为跟断奶没两样!!!!.
    <br/>
  • 母乳多原则
    <br/>1.睡眠充足休息好,心情愉快,这些是母乳多的前提条件.
    <br/>2.多喝豆浆,牛奶,鱼汤,花胶汤,骨头汤,多吃高蛋白质食物,提高母乳质量.
    <br/>3.母乳大部份是由水份组成,乳母排泄,出汗,来月经,哺乳均会大量流失体液,如未及时补充体液,则会影响奶量.因此哺乳前后20分钟均应进食上述几种汤水,另外白开水都可以的.
    <br/>4.一定要定时排空乳房,至少两小时一次.哺乳完后再用手或者吸奶器排空;宝宝未醒就直接排出来,或者让您先生帮着吸出.您不要担心排空后宝宝不够吃,千万不能囤奶,乳汁是不断的分泌,越排空越多的.有时到了时间乳房还是软软的不胀,里面也在不断泌乳,要及时排出来,否则就算是成功催下母乳来也很快会回掉.
    <br/>5.不能吃回奶食物
    <br/>6. 多用热水泡脚,热敷乳房.
    <br/>7. 早上吃汤面,甜酒冲鸡蛋一天两次,都是发奶食品.甜酒两勺加水煮沸,把打花的鸡蛋倒入一块煮熟就可以喝了
    <br/>
  • 宝宝醒了,稍后继续
    <br/>
  • 谢谢LZ分享,等更新,先学习着em14
  •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 谢谢楼主!
    <br/>我坚决母乳
    <br/>前段时间宝宝偏小住院了,看到医生护士包括护工,都是催着妈妈让新生宝宝吸吮
    <br/>没奶也要多吸
  • 多谢了学习了
  • 上班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增多,最主要的及时排空RF,下班回家及时哺乳,保证一定的乳头刺激很重要。现在很多上班族哺乳妈妈呀。
    <br/>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占到90%以上,奶量上来要补充大量水分的,哺乳期妈妈一定要及时补水!
    <br/>对于乳汁分泌的道理和操作方法已经反反复复说了无数遍,但是仍然有一些妈妈告诉我,无论怎样按照我的指导去做,她们的奶就是不够宝宝吃,宝宝就是要哭,无奈她们只好添加奶粉,用不了多久,她们自己的奶就干了,母乳喂养就此宣告失败。 纵观这些妈妈们的留言,我发现其中一些相似之处:
    <br/>* 她们在哺乳之初,一般都经历过下奶的困难。
    <br/>    * 看到她们“没有”奶,孩子饿的直哭,家人(一般是孩子的姥姥或者奶奶)就来干预,给孩子直接喂奶粉。
    <br/>  * 即使乳汁分泌正常,仍然会出现喂奶后孩子哭闹的情况,家人便说这是因为妈妈的奶“不够”、或者是奶“不好”,孩子没有吃饱,继续给孩子添加奶粉。
    <br/>   * 有些婴儿睡眠时间不长,一两个小时就醒,有些婴儿的体重增长不如其他婴儿迅猛,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质量上,不仅家里人,就连一些医生都劝告妈妈不要继续哺乳,改喂奶粉吧。
    <br/>    * 这些宝宝们每次吃完母乳后,都能再吃一些奶粉,被大家判断为母奶没有吃饱,需要奶粉。如果母亲不主张喂奶粉,家人会批评她是饿着宝宝了。迫于这样的压力,也因为没有经验,心里没有底儿,妈妈们屈从了,喂了奶粉,从而导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
    <br/>
    <br/>坚持母乳喂养,有时候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最大的困难,其实不在于乳汁分泌不足,反倒是其他因素的干扰,尤其来自外界的压力。最大的干扰和压力,来自于一些对于母乳喂养有很深的误解的家人或者知识老化的医生。
    <br/>  中国有老人帮助照看第三代的传统,对于新生儿的看护,喂养是最重要的活动内容。但是如果母亲选择喂母乳,每一次的喂养仅仅需要婴儿的母亲参与,势必将其他人排除在外。有些老人会感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感到不安和焦虑,因而会抓住母乳喂养一开始都会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有意无意地将其夸大,试图阻拦母亲在哺喂母乳方面进行努力。她们往往明明知道母乳喂养的巨大好处,内心深处却悄悄盼望孩子吃奶粉,因为这样她们就能够为孩子的喂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br/>老人的心情我们固然能够理解,但是她们的行为却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因为她们的地位和权威,新手妈妈们往往迫于压力,不敢违抗,匆忙地添加奶粉,酿成恶果:孩子出现“乳头错觉”,偏向于容易得到奶水的奶瓶,不愿意费力吸吮母乳,甚至拒绝乳头;吸吮频率的降低,导致乳汁分泌量急剧下降,最后真的没有奶了。
    <br/>另外,新手妈妈由于没有经验,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月嫂,老人的老观念,比如一位妈妈告诉我,她不想给孩子加奶粉,家里老人就指责她会把孩子“饿细了肠子”。这是一种毫无科学道理的说法,却会产生足够的压力,让妈妈屈服。老人的说三道四,会让妈妈心里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情绪所产生的荷尔蒙,导致妈妈的身体即使有丰盛的乳汁,却不会分泌出来。越是担心、着急、心虚的母亲,乳汁分泌越有困难。母乳最无辜,却又最冤枉。人们对母乳的偏见十分深重,无论孩子出现怎样的问题,人们首先要怪罪母乳-
    <br/>孩子哭闹、睡眠不良、烦躁不安、体重增长看似缓慢,等等、等等,人们第一要批评的,就是母乳。很多人说这样的话往往不假思索:“是不是奶不够、或者奶不好?断了奶,吃奶粉吧!”
    <br/>其实这样的思维缺乏逻辑。吃奶粉的孩子也经常出现以上的问题,而且概率绝对不亚于吃母乳的孩子,为什么人们不首先怪罪奶粉呢?为什么没有人说,“是不是奶粉不好?断了奶粉,改吃母乳吧!”尽管很多人都明白,母乳大大优于奶粉。
    <br/>   母乳不是万能的,不是吃了母乳就万事大吉了。婴儿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细心观察、耐心体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够什么都一古脑推诿到母乳身上,仿佛母乳要承担孩子养育的一切责任。
    <br/>  新手妈妈们要切记的是我说过无数次的一句话:孩子哭,或者频繁地寻找奶头,并不一定就是因为饿了。新生儿对于一切需求和不满的表示,只有一哭。所以当孩子哭起来时,别急着下结论,认定是饥饿导致,还可以从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br/>    * 宝宝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满足额外的吸吮要求;
    <br/>    * 尿布脏了;或者小屁屁上长了尿布疹;
    <br/>    * 穿的太多,感觉太热;或者相反,感觉冷;
    <br/>    * 吃奶时肚子里进了气,感觉不舒服;
    <br/>    * 妈妈吃了某种孩子过敏的食物,比如芥蓝、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制品;
    <br/>    * 妈妈心情过于焦虑,导致孩子烦躁不安;
    <br/>    * 其他身体或者心情方面的不适。
    <br/>另外,有些孩子睡眠时间长,有些短。母乳本来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两个小时吃一次是很正常的。
    <br/>
    <br/>
回复层主
已有54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