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我国3亿多儿童中,大约有1200万儿童(4%左右)存在,1%的儿童存在斜视。前不久,上海XX医院曾对市区十几所幼儿园近3000名小朋友进行视力普查,结果发现其中15%的孩子有远视、等问题,其中近1/4已经引起弱视。


 


视力普查中,“偷看”大概是单眼弱视的孩子混过视力检查的绝招。这种迷惑人的“正常”,往往掩饰了孩子实际上存在的眼病和视力问题,其危害性不仅视力受损,影响外观的美,更重要是无双眼视觉、无完善的立体视觉,以致将来不能胜任需要正常立体视觉的精细工作,一旦错过了治疗时机(6岁以前是弱视的最佳治疗时期),那就悔之晚矣,值得家长们引起高度重视。


 


儿童眼科专家指出,0—6岁是孩子眼睛发育时期。视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远视、、散光、弱视、斜视,前三种都可以引起弱视。


 


弱视儿的早期症状有眯眼、斜视、走路时多次摔跤。


 


平时父母亲要多加留心孩子的眼睛健康,如孩子是否有点行动迟缓,反应比同龄人慢一些?是否看东西的时候喜欢眯着眼皱着眉?有没有觉得眼睛酸胀不舒服?有没有感到眼前模糊,景物晃动?如果有这些情况,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做专业检查,如果条件允许,每半年来医院做一次视力检查是最佳选择。


 


儿童弱视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最佳治疗时间是在学龄前期(3—6岁)。主要理由是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在6岁前,7—12岁属于可塑期,12岁以属于不可塑期,换句话说,视力恢复的机会很小了。专家们还强调,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应进行视力检查,及早发现弱视儿童,无论哪种问题,关键在于及早发现,从小到正规医院治疗,散瞳验光,及时纠正屈光不正。


 


专家们强调:弱视的治疗是长期的,要把家庭训练和医院训练结合起来。对于弱视患儿,要做专门的“遮盖”弱视训练,即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把视力正常的眼睛遮盖起来,让孩子只能用弱视的眼睛去看,慢慢锻炼视觉。这是因为眼睛和其他器官一样,用进废退,单眼弱视的患儿往往只用正常的眼睛看东西,弱视的眼睛得不到锻炼,只会加重病情。


 


怎样让孩子变得讲卫生爱干净


 


对四岁以前的孩子,父母如不注意方式方法,简单地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去要求孩子懂秩序,会“管理”,不仅与事无补,还会扭曲儿童的天性。


 


一般说来,四岁以前的孩子是很难养成自觉整理收拾东西的习惯的。因为,这时孩子的脑子里还役形成“秩序”的概念。对于成年人来说,井井有条的环境能给生活带来舒适。但对四岁左右的孩子来讲,越是乱糟糟的环境,他们越是感到高兴和痛快。所以,对四岁以前的孩子,父母如不注意方式方法,简单地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去要求孩子懂秩序,会“管理”,不仅与事无补,还会扭曲儿童的天性。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这样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强迫性神经质”,要么变得少年老成,丧失了儿童的天真活泼,要么变得犟头倔脑,对一切“指令”都表示抵触。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四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孩子爱整沽的习惯还需要从小培养,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对四岁以前的孩子,应着重于逐渐地使孩子的脑子里形成“秩序”的概念。方法只有一个,父母给孩子树立起爱整洁的榜样,潜移默化,感染孩子,而不必过早、过分地强求孩子整洁条理。否则,不仅收效甚微,还会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譬如,当孩子乱翻东西或把玩具弄得找不到时,父母切不可不间青红皂白,一味训斥,甚至打屁股,把玩具锁起来,不让孩子继续玩下去,这样只能激起孩子心理上的反抗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说:“你瞧,玩具找不到了,怎么办?我们一块儿找找吧!”东西找到后,再进一步地说:“玩完以后,把玩具整理好,’下次就不会找不到了,记住了吗?”这样经常告诉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萌生“秩序”的概念,为以后的爱整洁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