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pp中查看更多精彩

1 点击手机屏幕右上角
2 选择用"浏览器"打开

内膜薄,多囊,黄体不足等各种中药方整理加注解,欢迎各位JM把自己觉得有效的方子加上来!

  • 备孕两年半未准,为求甚解,辗转奔波,却频遇庸医。现在查出多囊,子宫内膜薄,右侧附件炎,支原体阳性。em29


    在论坛中潜水多日,觉得还是中医来得可靠些,虽然有些慢,但是实实在在地改善身体状况,不像西医停药就反复,这样即使怀上了,由于一些必须停药引起的身体变化也会对宝宝造成影响。这些天看到JM们的方子很有全部喝掉的冲动,可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又有阴虚阳虚之分,实在是不敢照搬照喝。相信JM们也和我一样急于改变身体状况,现将JM们分享的方子整理如下,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快点拥有自己的宝宝!


     


     


     


     


     

    讨论区
  • 肾阴虚和肾阳虚的临床共见症有腰疼,腰膝酸软,耳鸣失聪,性能机改变,牙齿松动,发焦脱落,尺脉无力等。

    二者不同之处:

       1、肾阳虚症状¬

        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苔白、体胖、腰痛而且发凉以及手脚冰凉、伴有尿频等症状。肾阳虚有和肾阴虚相同的症状如: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性欲减退,因为是阳虚,中医理论认为阳虚生外寒,会出现怕冷的症状,面色虚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稀薄等。性欲比较低下,与现代医学上说的雄性激素低下有相同之处。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主要有怕冷的症状,男性阳痿早泄、女性月经推迟量少色暗、脉沉迟。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是共同的症状。¬

        男性朋友首先感觉到腰痛,因为腰是肾之府,痛的同时能明显感觉到腰里面发凉,这是最典型的肾阳虚症状,需补肾阳。应选择羊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补之。

        2、肾阴虚症状¬

       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口干舌燥、尿黄便干、烦躁、手心发热爱出汗、四肢乏力、脱发,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遗精、早泄、脉细数等肾阴虚症状。中医理论阴虚生内热,表现的是内在的,容易出现五心烦热(就是两只手心,两只脚心,心口热的感觉),睡觉时容易潮热盗汗。中青年活动量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物质耗损较多,性欲并不特别低,但射精快,或有遗精现象,需补肾阴。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

    听我的,你可以加入我们同排卵/同病症/同城微信备孕群 ,在这里有很多有经验的姐妹,基本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添加群主微信bbyouxi01拉你进群,赶快点击这里打开微信入群吧。

  • 下面是一个JM总结的一些治疗黄体不足的小方子:

    ——月经期以月经畅下为顺,用少腹逐淤汤以调理气血,祛淤生新.

      方药组成:小茴香,干姜,延胡索,五灵脂,没药各10g,当归12g,蒲黄,桂枝各10g,赤芍12g,香附10g

    ——排卵期前及排卵期给予排卵汤

      方药:刘寄奴15g,柴胡,泽兰,蒲黄各10g,赤芍12g,女贞子15g,益母草,覆盆子,鸡血藤,菟丝子,枸杞子,牛膝各30g.

    ——黄体期给予调助汤

      方药:熟地黄30g,何首乌24g,枸杞子10g,玄参,麦冬,牡丹皮各12g,益母草,五味子,菟丝子各30g,附子,肉桂各6g.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两次,约300ml,分2次温服.

  • 春水流的方子

    芍药,甘草,蛇床子,香附,柴胡,川芎各12克,鹿茸(书上写着12克,但太补,用2克就行了)

    熟地黄,制何首乌,紫河车各30克(我自己改成15克)

    菟丝子,当归,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淫羊藿各30克 (我用20克)

    “我是从月经第二天开始服用的,每日一剂,用瓷锅水煎,小火熬30分钟,如果你加水多了,可以多熬点时间,我一般是400毫升的水熬成200多毫升,熬糊的话就千万不要喝了,第一次熬好了,倒出来,再添300多毫升水熬大约20分钟,两次倒在一起大约500毫升,早晚各一次,书上说连服30剂为一疗程。

    芍药甘草能使雄性激素和催乳激素值降下来,多囊的姐妹不能删这两味。如果雄性激素和催乳激素值高的姐妹也可以加重药量。

    鹿茸,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淫羊藿,菟丝子,蛇床子,补肾填精,温肾暖宫,促使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子宫发育,从而增加受孕的机会,(子宫小的姐妹注意)

    鹿茸,淫羊藿,菟丝子,蛇床子,具有性激素作用,能兴奋性腺,促使发育不良性卵巢成熟排卵,促使子宫发育,和卵巢发育的作用

    久病不孕,抑郁伤肝,影响排卵功能,故疏肝极为重要,方中柴胡,香附疏肝理气,抑制子宫收缩和弛缓紧张作用,为子宫受精卵的着床创造条件。

    熟地黄,何首乌养血,补充物质基础,促进卵泡发育

    当归,川芎活血调经,促使正常行经,提高排卵率(月经不调的姐妹注意)“

  • 罗氏调经养膜汤.每10剂药可使子宫内膜增生4mm,15剂药可使子宫内膜达10mm

    采用养膜汤加减治疗: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云苓15g、甘草10g、当归15g、白芍30g、仙茅15g、

    仙灵脾30g、熟地30g、枸杞子15g、香附20g、炒莱菔子10g。

    加减:肾阳虚加鹿茸1g冲服以温肾填精;         

         小腹冷痛加小茴6g、肉桂6g以温经散寒;

         白带多加败酱草30g、炒山药30g以清下固带;

         闭经超过半年者,加服紫河车粉3g,日2次;

         卵泡不发育者加覆盆子15g、蛇床子15g以温润滋长;

         不排卵者加水蛭6g、白芥子10g以破膜促排;

         精神烦乱者加酸枣仁30g、远志10g以安神定志。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温服,15天1疗程。

         据临床观察,每10剂药可使子宫内膜增生4mm,15剂药可使子宫内膜达10mm,即可行月经。以公式表达:(10 mm一B超所测子宫内膜厚度x   mm)÷4 mm×10 剂药=  x(剂药)。也可据此推算预期行经日期。根据子宫内膜发育现状与月经来潮时所需子宫内膜厚度的差额,选择用药剂数,直至月经来潮。

  • 安然的方子

    一号方(长内膜,长卵泡):月经后吃半个月

    知母10g  墨旱莲1g  生地黄10g  炒当归10g  钩藤15g  炒黄柏6g  菟丝子12g  山药15        泽泻10g  炒黄芩10g  女贞子15g  炒白芍15g  山茱萸6g  陈皮10g  甘草5g

    二号方(补雌激素):排卵后吃半个月

    知母10g  女贞子15g  川断15g  杜仲15g  菟丝子12g  白芍15g  生地黄10g  炒山药15g       山茱萸6g  炒当归10g  泽泻10g  陈皮10g  钩藤15g  甘草5g  炒黄芩10g 

  • 下面这个没有记下是哪个JM发的方子

    宫寒气血不足导致的卵泡发育不好

    月经第一天开始喝,一副熬三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用红糖做药引。连续喝5天。

    川芎10g  炒白芍15g  艾叶10g  红花10g  熟地15g  元胡10g  当归15g  丹参15g             益智仁10g  甘草6g  香附10g  乌药15g  大青叶15g  

  • Lyric 的方子

    促卵泡:

    黄芪15g  红人参6g  当归10g  熟地15g  山药30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首乌20g          巴戟天20  紫河车10g  山萸肉10g  菟丝子30g  川断15g  仙灵脾10g

    促精卵结合:

    川断15g  菟丝子30g  鹿胶15g  熟地20g  首乌15g  阿胶10g  龟板15g  枸杞子20g           红人参6g  当归10g  桂枝3g  丹参15g  香附10g

  • 下面是各味中种的功效:

    名称:远志

    类别:安神药 

    别名:葽绕、棘葾、苦远志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酒调敷。

    禁忌:阴虚火旺、脾胃虚弱者慎服。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恶心呕吐。

    名称:酸枣仁

    类别:安神药 

    别名:枣仁、酸枣核

    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3~6g;或入丸、散。

    禁忌:内有实邪郁火及肾虚滑泄梦遗者慎服。 

    名称:白芥子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别名:辣菜子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整粒敷穴位。

    禁忌:肺虚久咳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名称:水蛭

    类别:活血化瘀药 

    别名:马蛭、麻黄蜞、马蟥、马鳖、红蛭、肉钻子、水麻贴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5~3g,研末,每次0.5~1.5g(大剂量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活水蛭浸液点眼。

    禁忌:体弱血虚、孕妇、妇女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服。 

    名称:覆盆子

    类别:收涩药 

    别名:覆盆、小托盘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熬膏。

    禁忌:肾虚火旺,小便短赤者慎服。

  • 名称:肉桂

    类别:温里药 

    别名: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

    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不宜久煎;研末,0.5-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浸酒涂擦。

    禁忌: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名称:败酱草

    类别:清热药 

    别名:马草、苦菜、野黄花、山白菜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浓,祛瘀止痛。用于肠痈腹痛,肺痈吐脓,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禁忌: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名称:小茴香

    类别:温里药 

    别名:茴香、土茴香、野茴香、谷茴香、谷香、香子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中。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禁忌:热证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名称:莱菔子

    类别:消食药 

    别名:萝卜子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宜炒后打碎用。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中气虚弱者慎服。 

    名称:白术

    类别:补益药 

    别名:术、山芥、山姜、山连、山精、冬白术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慎服;内有实邪雍滞者禁服。

    名称:仙茅

    类别:补益药 

    别名:独茅根、地棕根、黄茅参、天棕、山棕、土白芍、山兰花

    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禁忌:阴虚火旺者禁服。

回复层主
已有39条回复

举报

(举报理由可选)
您还可以输入: 个字
0/2000
添加图片
取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