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可能是心理障碍

xiaomizhou 2012-11-29 12:12

有些宝宝很胆小,从来不愿意参加集体流动,竞赛之类的更不愿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专家表示,这种“胆小”的孩子很可能是由于家长期望过高,易致患上“习得无助行为”的心理障碍。
  一位女士带着儿子来找我咨询,说她儿子胆子太小,总不愿意参加集体流动,上课也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更不用说参加那些大大小小的竞赛了。她担心这样发展下去,孩子将来会适应不了社会,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使孩子变得胆大一些。
  孩子胆小原是患了“习得无助行为”心理障碍
  我当真地为孩子做了心理测查后,发现孩子智力正常,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害怕难题,害怕失败,整个测试过程中都缺乏主动性,也没有一般儿童的好奇心。同时我还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原来他们两口子都是知识分子,从妊娠起就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孩子两岁多时,他们就开始教他识字算数,但孩子的脑袋不“开窍”,教了几个礼拜,仍旧只会数不会算,为此挨了不少的骂和打,慢慢地,就变得问他什么都不肯启齿,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什么事都心花怒放的。综合测验时的表现、测验结果及家庭教育情况,我诊断这个男孩患的是一种叫“习得无助行为”的心理障碍。
  只要你留心观察,这种胆小的儿童并不少见。心理学研究表明,胆小实在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胆小的背后实际上是他们以为自己无法克服所面对的难题和障碍,担心自己在同伴、老师或父母眼前“出丑”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无助行为”。
  “胆小”根源在于觉得自己“笨”
  人在遭受困难与失败后,会有两种归因方式:一种归由于自己能力不行,另一种则归由于自己努力不够。能力不行的实质就是自己“笨”,这对个体的自尊心与自决心信念是一大打击,因而有这种归因的儿童,往往表现为回避挑战,寻求获得对自己能力的良好评价,避免泛起对自己能力的不良评价。遇到障碍、失败时成绩下降,表现出低坚持性,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低能力(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能力并不低),并产生负性的自我认知(以为难题是不可克服的)和不良情绪(如焦急),即形成一种非适应性的“无助”反应模式,并由此而学到用这种“无助行为”来消极地保护自己。结果,他们在经历失败之后,就变得努力程度降低,甚至逃避功课,功课成绩也会显著降低。
  而另一种归因则不同,努力不够使他们现了丑,他们会用更大的努力去弥补,并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能力来维护自尊。因此,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寻求挑战性任务,追求进步自己的能力,流动的目的是要把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在难题的情况下有较高的、有效的坚持性,对任务乐于投入更多的努力,面临失败时,只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反馈,同时,却保持和增强积极情感,维持和进步成绩水平,即形成一种“把握-趋向”反应模式。结果,他们在经历失败之后,变得更加努力,成绩也会有所进步。
  “胆小”心理与父母期望过高有关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儿童对失败归因方式的形成,与儿童的智力并无关系,却与父母对他们的要乞降期望,及失败后的评价有关。若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高,使孩子无法达到要求,便导致常常失败。
  一方面,孩子因为常常失败使家长由期望变绝望,从而招致家长更多的批评、诉苦和贬低,孩子由此更加感到灰心、沮丧,并严峻损害个人的自尊与自信,为维护自尊,便会产生消极的心理防备机制,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逃避难题;另一方面,过多的失败体验和常常被贬低,势必影响孩子自我信念的确立,产生“我确实不行”的自我认同,进而构成消极的自我概念,以致在面临难题和失败时,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
  这类儿童,常把困丢脸成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威胁,步履时把“成绩”当成追求的目标,因而尽量回避难题,以至对任何事物都持反感、厌倦立场,并产生退缩倾向。反之,若父母能以孩子的实际能力要求他们,在孩子遭受困难时能帮他们分析原因,使他们知道失败只是自己学习不够、努力不够,只要再加努力就一定能学会,这时,孩子就会把学习作为追求的目标,就会勇于去探索和追求了。
  所以,家长在抚育孩子时,对孩子的要求必需符合孩子心身发展的规律和实际能力,不能要求过高或操之过急。当孩子面对着困难或学业难题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诉苦、贬低,而要匡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题目的办法,鼓励他们去克服难题,尤其是对他们那种不怕难题、敢于向难题挑战的精神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全部回复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