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这个医疗名词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其实是一个过时的名词。最早是因为观察到宫颈发红,像皮肤湿疹、糜烂一样,于是就这么叫起来,然后便沿用下来。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糜烂,而是宫颈口外部的鳞状上皮和宫颈内侧的柱状上皮的交界处在激素影响下发生的位移,看起来象是“糜烂”的宫颈的部分,就是柱状上皮覆盖区域,而相对较光滑的外侧,则是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宫颈的部位。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随雌激素水平高低而处于动态平衡。青春期前雌激素低下时,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青春期之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在检查时被发现。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方,因此到时候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就是柱状上皮外翻。而宫颈糜烂所谓分度诊断,其实就是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正常有月经的女性都会有。 子宫的下端叫“宫颈”,中央开口处叫“宫颈管”。看上去就如同口唇那样,宫颈的颜色同皮肤(粉红),中央的宫颈管同唇红(鲜红)如果鲜红的圈扩大了,就叫做“宫颈糜烂”。鲜红圈的大小是由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高低决定的。激素越高,鲜红圈越大。也就是说,只要女性身体正常,都出现“宫颈糜烂”!反之,正常发育的女性,如果没有“宫颈糜烂”,倒是有毛病了。由于宫颈糜烂不是病,而是正常生理现象,所以对宫颈糜烂的治疗、尤其是手术切除的治疗就有过度医疗之嫌。只有有症状的宫颈炎才需要治疗:如分泌物增多、浓稠;白带异味、外阴瘙痒等才需要治疗!再说一说慢性宫颈炎:因为人体子宫内是“绝对”无菌的,而阴道内永远是有菌的,宫颈是在有菌与无菌之间“把门”,所以,宫颈部位永远都富有抵抗细菌的“卫士”、即淋巴细胞。只要是正常人,就有淋巴细胞在宫颈部位“把门”。医学上把见到淋巴细胞就叫做“慢性炎”。因此,宫颈慢性炎=正常。宫颈糜烂虽然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是糜烂部位却是宫颈癌好发区域(两者并无直接关系,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因此推荐有性生活史,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的检查。在30岁以后,可以联合HPV进行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一次检查,到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目的是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阴道镜下的宫颈组织活检。当然最重要的还要主意个人卫生和性生活卫生澳! 文章来源综合各网络文件和书籍(新浪微博,浩妈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