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孩子发烧会有这么几个原因:感冒、积食、婴儿急疹、长牙、长个等。其中感冒和积食很常见,长牙长个导致发烧和婴儿急疹并不人人都会发生。肺炎、肠胃炎、脑膜炎等疾病也可能伴有发热。但不管什么原因的发烧,往往家长都会往最坏的结果去想,都认为很严重很不得了了。实际上疾病可能很严重,但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它本身不是坏事,反而说明人的阳气够旺,还能够跟疾病抗争。而人体阳气的升降是与太阳的出落规律相一致的:白天阳气强盛,过午开始逐渐下降,傍晚后变弱,子夜(晚11点至凌晨1点)最弱。所以当孩子生病会发烧的时候,往往白天体温会下降甚至恢复正常,而晚上则又升高,大半夜抱孩子上急诊的经历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过。成年人和老年人很少发烧,并不是因为成人和老人不会生病,而是因为成人的脏腑发育成熟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更强因而不会像“稚阳体质”的孩子那样敏感;老年人少发烧则是因为他们的阳气衰弱了,不足了,所以“烧”不起来。我有个女同学,身体很弱,她跟我说从小到大她都很少发烧,但是动不动就肺炎啥的。记忆中倒是她弟弟常会发烧,可除了感冒咳嗽,他从没生过更大的病,体质反而比她好。所以孩子会发烧,实际上说明他的阳气足,应激机制敏感,反而不容易有大病。 孩子发烧最怕的是不分情况乱退烧。如果把疾病看做一棵树,所有相关的症状就是这棵树的枝杈叶片。我们都懂得修剪枝叶有时候不仅不会威胁树的生存,反而还会促进它生长,砍掉主干和挖掉主根才是让树死掉最彻底和最快速的。发烧不是病,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所以只抓住这一个症状拼命努力,就跟给树修剪枝叶一样,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特别婴幼儿发热不超过39℃时,都不应该单独针对退烧采取措施。因为好比炼钢厂的锅炉正在煅烧原料,要用高温把原料中的杂质分离去除。此时一盆冷水浇下去,不仅煅烧被中断了,原材料会受损失,连带着锅炉都可能炸膛。而我们的身体就如这个锅炉,受到疾病侵害的器官是正在被煅烧的原材料,那些杂质则是要被祛除的疾病,不恰当的退烧手段正是那一盆冷水! 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发烧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用西药压下去。常见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类(如泰诺林、快克、对乙酰氨基酚栓、泰诺、优卡丹等);布洛芬类(如美林、迪尔诺、小安瑞克等);阿司匹林(如施泰乐)。这类药物的效用原理很相似,都是作用于相关的神经中枢,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血管扩张、出汗来达到退烧的效果。粗浅一些说,就是直接给你的大脑发个假信号:好热,出点汗降温吧!然而这个最让人忽视不了的症状被暂时压制住了,真正的病因并未祛除。很多家长看到烧退了就以为万事大吉,没有真正治病的后续手段跟上,因此药效一过体温就反弹,烧得更高的情况就难免了。我遇到不少高烧40℃以上的孩子家长来求助,实际上起因只是普通的感冒,但是由于着急用了西药退烧,致使发热有时仅是低热反弹成了高热。这就好比锅炉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你要让它再重新达到煅烧的温度,需要添加的燃料会比原先更多,升温过程也更长久。反映在人体,就是阳气在抵御外邪时被强压了下去,外邪得以趁机壮大。待这股压力消失,要重新达到势均力敌甚至反制外邪的状态,就需要调动更多的阳气。这个过程不仅对身体损耗更大,耗时也更长,常常孩子病愈后整个蔫了,体质一下子差了很多很多。 曾有人反驳我:“我就是只给他吃退烧药,最后也好了呀?”这是很侥幸的事情,因为那不是退烧药的功效。一种情况是遇到的问题比较轻,即便受到退烧药的打压,也没能耗伤孩子的正气,实际上是孩子自己扛过去的。另一种情况是因长牙、长个发烧,是一个生理过程,即便不用药,烧也会退。尽管这两种情况最终看似问题都解决了,但家长不明所以,可能下一次发热还会如此对付。但不是每次问题都轻巧好解决的,万一孩子正气弱又遇到比较麻烦的问题时,你再用退烧药打压,就雪上加霜了。长牙、长个发热,本就是一个能量集中调拨的现象,不仅不应打压,甚至还需要扶助,用了退烧药,等于阻挠了这个过程。有经验的老人就会嘱咐孩子长牙发烧不能喝凉茶,牙齿会长不出来,是同样的道理。所以遇上孩子发热,一定要冷静,先排查原因,搞清楚属于哪种情况再采取措施。
“物理降温”是家长们最愿意接受的退热方式,因为不用吃药,看似没有副作用。但是跟药物退烧一样,孩子体温在39℃以下时,也是不应滥用的。很多家长并不知道怎么来做物理降温,以为就是额头上贴块退热贴而已。那是以点概面了,它只是物理降温的其中一环,可以让昏沉的脑袋舒服一点,对于整体的退热则杯水车薪。除了额头冷敷,完整的物理退烧方法是:用温水(或艾叶烧水)拧毛巾,擦拭全身但要避开躯干中间的部位(前胸腹和后背)。具体说就是就是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体侧、四肢、手脚心等。有的医生会告诉你擦拭大动脉经过的地方,比如脖子和腹股沟,而这些部位也正好是淋巴结集中的地方。除非发生40度以上超高热,不主张给婴幼儿用酒精退热。为啥躯干中间不能擦拭呢?前胸腹与内脏之间仅隔着肋骨和很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擦拭这里等于直接给脏腑急速降温,会干扰脏腑的工作。而腹为阴背为阳,后背是人体几条大经脉通过的地方,擦拭这里就是给阳气的通路降温,会阻断阳气运行的通道。所以这两处是不能做“物理降温”的。 “物理降温”是不能用泡澡来代替的。我常常特别嘱咐,孩子生病,体质虚弱的时候都不要洗澡,特别是不可以泡澡。用温毛巾给孩子做做局部清洁,等到病快好了再给他洗澡不迟。除了上面说过前胸后背不可“物理降温”是原因之一外,还因为洗澡会让毛孔张开,容易再次受凉,加重病情。而泡澡的消耗就更大。曾有个妈妈告诉我,有位医生建议她如果吃药没能让孩子发汗,可以泡泡热水澡来帮助解表。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做不好。因为这类似于跑步、捂被子甚至蒸桑拿,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孩子内里会空虚的。如果泡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甚至会损伤津液,使内热更盛。西医则认为在感冒时剧烈运动(泡热水澡加快了血液循环,也基本上等于剧烈运动了),会使病毒被带入心脏,引起心肌炎等疾病。所以发烧时不应该泡澡,但是泡脚是对的,尤其用艾叶水泡脚非常有帮助。
孩子发烧,除了体温的变化外,其他症状同样应该受到关注,也就是前面说的那棵疾病树的其他枝杈叶片,如舌苔、大便、感冒症状等等。回顾之前的经历:是否吃撑过、是否着凉过、是否吃过什么不合适的东西、是否受到惊吓等等,来帮助你排查出真实的病因,然后对症用药。病因去了,烧自然就退了,并不需要你特别去退烧。 中医把发热的原因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外感,二是内伤。还有一些中医将长牙、长个等划为第三种,称为“内蒸发热”,不主张特别处理。咱们前面讨论的多属于外感,一般外感处理得当,病程相对比较短。由内而外的问题则为内伤,比如积食、过食生冷燥火,导致脾胃虚寒或实热引起的发热,可能就要好得慢些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呀,这些内在的问题都不会是一次导致的,通常都是一段时间的错误积累下来的。所以家长遇到孩子发烧,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冷静。以我护理旺旺的经历,通常外感发热也需要24小时左右才能退,曾经有一次39℃以上3天才退的,正是由于之前一段时间积食没重视,没及时化解导致的。 然而当我分享这条经验时,有人忍不住说:“24小时还短啊!?换成我,一个药片吃下去2个小时不退,我就立马去医院了。”有同感的人估计不少吧?到了医院,医生一看你这么急,他也怕效果慢了被你埋怨啊!所以抗生素、解热镇痛的、抗病毒的、抗过敏的……凡是跟感冒发热沾边的药全给你开了。如果你还有点常识,不想给孩子用太多冤枉药,还知道要求医生明确是病菌还是病毒感染。那行,验血吧!才多大点儿的孩子,小细胳膊上扎一针、抽血…… 说实话,光想想我都心疼。要再遇上个医德差些的,可能就上吊瓶了,那效果最直接。没法不直接啊!那么多药水直接通过血管就进入心脏,再泵到全身各个脏器中去,胡子眉毛一把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病好了,孩子也伤透了,这都还算幸运呢!滥用西药、打吊瓶致使两败俱伤,危及生命的情况并不稀奇啊!然后医院告诉你,孩子并发了XXX感染,导致了XXX衰竭!那是原先感染的,还是用药过度以致体质极度虚弱才感染的?又会不会是药水质量有问题导致的?但命都快没了,掰扯清了又怎样。常常生病打吊瓶的孩子,血管壁会被撑得很薄,心脏要额外处理那么多没经过任何脏器过滤的药水,哪怕仅仅是一包200毫升的生理盐水,对幼小的心脏都是一次严重的伤害。这些孩子小时候体质好不了,更别想着长大了能自然好起来,因为他们已经埋下了将来得心血管疾病的隐患。所以孩子生病时,家长的冷静和耐心是维护他健康的重要防线。 前些天婆婆出门回来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她在公交车上听见两个年轻妈妈的对话,一个说孩子发烧去医院看病,医生叫抽血化验,她是去拿化验报告的。另一个说,孩子咳嗽一个多月了,吃药打针做雾化什么招数都用了,就是不好,拿回家那一堆药都不知道干啥的,反正医生开的就吃呗。还有一次看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关于滥用输液的采访报道,一位广东的妈妈面对镜头很淡定地说:“我也知道打吊瓶不好。但是孩子从小就打,现在已经习惯了,没事!”婆婆很感慨,说旺旺有我这样的妈妈真幸运,网友也常这么夸我,可我觉得这不就是家长该做的吗?孩子生病了,不动脑子地交给医生去折腾,治好了病是医生的功劳,治不好却只有自己承担恶果。孩子是自己的,不是医生的,学习一些简单的护理知识和医学常识,你责无旁贷! 最后说说发烧期间和过后的饮食调理。孩子生病发烧,无论高烧低烧,不管你是用西药还是中药治疗,体内脏腑都会因为这一场高温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耗,特别是脾胃会很虚弱。要让它们恢复正常运转,就需要给它们充分的休养时间。所以发烧期间和刚退烧的一两天里,都应该提供简单清淡的饮食。我在这个时期只给旺旺吃二米粥(大米小米各半),配一点香菜心之类的有点咸味的小菜。蛋白质和任何油腻荤腥的东西全部暂停,甚至包括奶和含有油脂的糕点。当然这是由于旺旺第一次发烧是在1岁多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以奶为生的小婴儿了。如果是10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就不能这么做,二米粥就得换成母乳或者配方奶——孩子最容易消化的食物。 关键在于不要主动喂食!有些家长害怕孩子粒米不进,会没力气抵抗疾病,所以想方设法喂孩子。但你要知道孩子没食欲,那是脾胃不工作了,吞下去的东西是变不成能量力气的。常常勉强喂进去的东西,要么被呕出来,要么就停在胃里动不了,于是产生更多内热,加重病情。你可以给水喝,可以在水里加点葡萄糖和盐以保持孩子的体力,但同样不能勉强硬灌。少量频饮能让孩子的脾胃负担小些,不那么排斥。另一个关键是——千万不可刚刚病愈就着急进补!要谨记“虚不受补”。一时半会的营养缺失不重要,关键是孩子要好彻底了才能好好吸收营养。所以烧退后的两天里,不仅不能急着给炖什么鱼汤肉汤进补,甚至不能喂饱,要逐渐、缓慢地恢复正常饮食。哪怕看见孩子嗷嗷叫着要吃,你也得保持清醒,坚持原则。 每次旺旺生病发烧,我坚持这么护理的结果是:退热快,过后胃口恢复的也快。旺旺从没有大病初愈那种食欲不振的表现,基本上都是烧一退,他就开始想吃东西。哪怕是只撒了一点点咸盐的二米粥,他都能吃得很香。他第一次发烧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他烧了一天,几乎都在睡,没吃任何东西,直到傍晚体温逐渐下降,也只是喝了一些葡萄糖盐水。夜里他醒了,体温恢复正常,他指着床头柜上我准备半夜充饥的面包喊:“妈妈,包,包。”那种既心疼又欣慰的心情,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