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上播种网
首页 bozhong logo
播种网 论坛 播种知道
发新帖
[药品]

学习“历史”对我们将来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查看: 5667|回复: 2
56672 楼主
谢谢亲的鼓励,爱你!
已邀请用户 : (此提示只有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无法查看)
请不要仿做课本语句说什么:记住历史!记得谁是谁啊!考古啊!等等!我想知道他对广大百姓的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到底是什么????对将来到底有什么影响??(记住历史??对于未来的人来说纸是谁造的很重要吗?不记得造纸的历史,纸就会消失吗?不知道三国的历史,现在就没有中国吗?考古吗??从地下挖出的古人骨头就是个宝吗?没挖出现是不是就没有现在的电脑了??)
点击查看全文
3
一级宝宝 |
因为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我们要学习历史中人物的优点,学习优秀人物的为人处事,这就是学历史的原因。
点击查看全文
2
二级宝宝 |

最佳答案

学习世界历史的意义** 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 郭少棠一般中学生对西洋史的看法 西洋史是香港中学课程的一个科目,亦是香港一般人认识西方文化的主要媒介。我们就中学生对西洋史的印象作了一些访问,大部分学生觉得读西洋史或世界史只是他们的必读课程之一而已,并没有详细考虑了解西方历史的意义;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觉得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很密切,多了解西方历史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认识中国,也可以了解整个现代世界。对一般中学生而言,世界历史似乎是一门很沉闷的科目,原因可能有好几方面,例如课本的内容只注重政冶史.加上语文传授的困难,往往要学生强记一些不容易牢记的英文地名或人名;又如课程内容的设计,亦是为应付考试,其他足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则比较少触及;此外,教学方法亦是促使课程沉闷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均认为教师若能多运用图片、幻灯片,或故事形式教学,必能收到更佳的效果。所以,一般中学生并非对西洋史毫无兴趣,只要能改良表达方法及使内容多样化,这将会是一门很有兴趣的学科。西方人与中国人有什麼不同? 古代中国称的"蕃",现代我们叫的"西人",通常是指有别於中国人的外国人。但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西人和我们的生活已没有太大的分别;我们有相类似的交通工具、娱乐和运动。罗马教皇的登基,从香港的电视台中可即时看到;非洲的种族战争,我们亦可以在报章中看到。这情况可以说是现代世界的一种新发展,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拉近了,西方发生的事随时和我们都发生关系。 但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我们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在过去,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文学和艺术。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和中国亦有不同。 一般而言,近代的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人,而中国人则是比较重视体。现代中国哲学家唐君毅先生曾用饮食方式来比较过西人和中国人:西方人是爱坐在长方形上,每人有自己一份食物,座位主客分明;中国人则爱用圆桌,食物共同分享,座位并无明确主客之分。或用园艺来表达中国人崇尚自然的倾向,如一草一木,假山碎石,都尽量投入天然之中,而西方人的花园,就喜欢把树或石修饰成圆形、锥形等,有一种人力操纵自然的倾向。 唐君毅先生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一书中,也曾比较过中西文化艺术的特色,西方的文艺精神宏大而有气势,有高耸入云的教堂,工程浩大的埃及金字塔,万马奔腾的交响乐,气魄雄厚和命意高远的悲剧。这种气势,震撼人的心灵,使人有低微渺小的感觉。 中国的文艺精神,没有西方文艺的澎湃气势,而较洁藏优美,传统的中国房屋建筑,不重高耸云霄,却多树木围绕,庭院深深,回廊曲折。中国的绘画、书法,利用毛笔与绢纸(或宣纸)的性能,任意舒展,轻重与虚实之变化无穷。中国文学,在描写自然方面,则空灵幽远,有仙人之飘逸,在自然万物中浮游的意境;刻划人事方面,中国的悲剧意识是比较喜欢描写人生无常的感觉,包括家庭、事业与文化变化无定的感慨。西方的悲剧则由於人的性格和理想有矛盾,使人面对客观的力量时没有办法克服环境,而结果人的意志得到解决,他的努力也通过悲剧的结局而得到提升。 这些文化特色的描写,虽然可能会过分简化,但比较起来,也是相当有趣的。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从前学生读历史时,往往比较重视政冶的发展和外交的关系。但外交只是政治来往的交涉,其实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接触,也是非常的重要。古代中国和西方,因为交通困难,接触当然没有近一、二百年来得频密。但过去二十多年来东西文化的接触,也实在很重要。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丝织品输入西方情况鼎盛,遂有 "丝绸之路" (The Silk Route)。在公元前四世纪下半叶,丝织衣服成为罗马帝国最受欢迎的衣服,制造丝织衣服成为一种流行工艺,而由於罗马帝国购入大量中国丝,引致钱币外流,影响当时的经济。又如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发明传入西方,改变了西方历史的发展。指南针增进了航海技术,有助於新大陆的发现;火药改变了军事力量,促进了西方国家的统一;印刷术则是提供普及教育文化的重要基础。欧洲十七世纪的启蒙(Enlightenment)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和思想(尤其是儒家)非常佩服。他们利用中国的情况来抨击当时欧洲的专制政治。十八、九世纪时,虽然西方的军事和政治力量愈来愈强,到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的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向中国进迫,但仍然有不少西方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对中国的文化感到兴趣。再看看中国方面。过去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和政治都颇为自我的"天朝"帝国,接受附近小国的臣属朝贡。但在十九世纪开始,中国的"天朝"尊严,便逐渐被西方的帝国主义力量所摧毁。中国开始走上一个世界性的"近代化"(modernization;一般通称为″现代化",)的大潮流。 中国人开始寻求建立西方式的民主、立宪的政治体系,把封建的社会风俗习惯改变,妇女和年青人的地位逐渐提高;经济方面,亦吸收西方的科技和管理方法。所谓现代化,整个观念也是从西方来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西方怎样从传统社会转变成现代化的社会,我们便不能吸收他们的经验,反省而帮助我们自己的发展。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整个世界的历史已逐步走上一个整体的途径。所以"世界史"、"比较文化"(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的研究亦愈来愈普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著名的学者汤因比把世界的主要文化体系作出有系统的比较研究。在差不多同时,中国的一位学者梁漱溟也写了一本比较中国、印度和西方的文化的书。而过去几十年的科技进步、传播媒介的发达,使现代人的胸襟和眼光更趋广阔。 现代社会已走进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问和知识与日俱增,我们如果希望追得上时代的进展,再抱著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的态度去认识事物,只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http://subject.jccssyl.edu.hk/subjects/history/subhtml/library/text/meaning%20wohist.doc
点击查看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新帖

姐妹都在抢

备孕疑难杂症大攻略
疯狂造人
孕迹暖暖
自在正念